二、提供關於西部大開發的理性思維的平台
鑒於在西部大開發過程中已經發生的許多事情,諸如重複建設、冷熱病、急躁冒進等等,中國的傳媒又多了一個相當廣泛的實行輿論監督的領域,在這個領域內,監督同樣需要持久,警鍾長鳴。因為多年形成的經濟建設的非理性思維的慣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
例如,在剛剛提出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方針之後,某西部省份的領導人,立即提出本省經濟“超常”發展的口號,有的中央級報紙馬上跟著炒作。顯然,不論是那位省級領導還是報紙的記者和編輯,仍然習慣於像搞政治運動那樣,對中央的精神緊跟快轉,升溫加火。西部省份的經濟能夠“正常”發展就已經很不錯了,“超常”發展一是實際做不到,二是即使一時形式上做到了,其結果很可以是以資源的大破壞和大浪費為代價。“大躍進”
的習慣性思維仍然像夢魘般地纏繞著人的頭腦。
當然,多數省級幹部的頭腦還是比較清醒的,越往下,非理性的觀念和行為越多。四川成都市方圓二百公裏以內,以西部大開發的名義,已有和建設中的機場達到六個。大家一擁而上的做法,無論如何不是理性思維。西部某省的一個地區,在“政績意識”的推動下,完全忽略自身的生態問題,從東部成批引進43個項目,其中39個是汙染嚴重的小造紙廠和小化工廠。“越是到基層單位,這種缺乏理性引導的症狀就越明顯,顯然,熱情有餘而理性不足已經成為西部開發中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些對於西部經濟特征的認識,也存在盲目性,缺少理性,例如,單純強調“廉價勞動力”是西部的一種優勢,就很成問題。
與豐富的勞動力數量相伴隨的還有從業人員的素質,素質不高的勞動力的收益,由於低成本,當然收入也低,也就無所謂“廉價”。低素質的勞動力不但不能成為西部的財富,而且可能成為西部發展的“瓶頸”。必須考慮到問題的另一麵,特別是潛在問題的一麵。
許嘉璐2000年在西南六省市第十六次協調會上講到,很多人以為,大開發就是搞大項目,搞了大項目就是搞好了大開發;還以為一搞大開發,東西部的差距就會縮小,實際上某些方麵的差距正在加大。他希望:“西部地區應及時做好輿論引導工作,正確認識這一差距”,“開發是一個長時期的事,有很長的路要走”。檢查近兩年關於西部大開發的報道,這類警惕非理性思維的報道及言論並不多,倒有不少報道無形中助長了非理性的觀念,把大開發描繪為國家給錢、西部發展的計劃經濟模式,在“大”字上做文章,仿佛又一場“大躍進”來了。
其實,“大開發”是指全麵的開發,一個不能拆開來理解的詞組,一個廣義上促進西部經濟全麵發展的概念,具有相當完整、全麵的內涵。
有鑒於此,傳媒在這方麵可做的工作很多,關鍵在於傳媒自身要有理性,絕不能再盲目跟著跑,要看得比別人高一籌。
有了這個前提,就會發現相當豐富的報道和議論的題材。如果什麼時候這方麵的題材不好找尋了,說明形勢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三、關注西部人的素質教育,培育現代人文精神
這是與上麵的話題相關的更為廣義的深層次話題。中國西部的幅員之廣、貧困人口之多、環境之惡劣是少有的,這增加了物質開發的難度。然而,西部人的素質也必須同時“開發”,這個難度不亞於物質開發,可報道的內容更多,持續性更長。
西部地區,特別是偏遠貧困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處於較為封閉、保守的狀態,對外來的新技術和新觀念,以及新的生活方式,存在由來已久的不自覺的隔膜,這是西部大開發和建立市場經濟的無形“文化障礙”。例如,常去西部的東部人普遍有一種感覺,那裏即使有了星級的服務設施,但是工作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上不去,缺乏時間概念。為了表現西部人的豪爽,展示接待規格,離大海遙遠的縣,卻用公款擺出全套的海鮮宴,主人還會熱情地告訴客人,海鮮是空運的、新鮮的,每一餐下來,喝掉幾瓶白酒是必須的,喝醉幾個人是必然的,以致使人望西部卻步。東部多年對西部扶貧,“越扶越貧”、“越扶越懶”的現象不少,除了扶貧的方式方法存在問題外,忽略了對人的素質教育是個關鍵問題。一位中央扶貧工作的同誌每年去西部幾次,他回來說:“令人觸目驚心的,不是那裏的貧窮,而是地方政府和群眾對教育的忽視。我久久不能忘記的,是那一個個在村頭田間戲耍的失學兒童,是那一雙雙迷惘、無助無奈的眼睛。”我們當然不能據此悲觀,但顯然,西部現代人文精神的啟蒙和開發問題,這是個需要幾代人努力的過程。
除了認識這種精神狀態外,當新技術和新生活方式來到西部時,以何種方式適時保存西部傳統文化的精髓,兩相配合,也是需要從長遠考慮的問題。奈斯比特曾談到高技術與高情感(hightech/hightouch)的平衡問題,他寫道:“每當一種新技術被引進社會,人類必然會產生一種要加以平衡的反應,也就是說產生一種高情感,否則新技術就會遭到排斥。”例如,當現代信息技術把人們長期吸引到屏幕前的時候,便會需要適當的天倫之樂的交談;電腦購物永遠無法替代偶然發現珍奇物品的情感;電子會議太合理了,反而產生了要回到人與人麵對麵交流的氛圍中去的願望。隨著西部大規模的城鄉建設和隨之而來的社會轉型,那裏的人文資源可能會遭到破壞和消亡。因而,保護西部的人文資源,包括人文景觀、民俗文化、民間藝術,以及自然景觀,為與高技術產業相配的“高情感產業”建設奠定基礎,亦是需要關注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