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從龐貝看古羅馬的公共信息傳播(1)(2 / 3)

據說當年繕寫政治廣告,通常在夜間打著燈籠進行。政治廣告的內容較為簡單,是直截了當的,通常用較大的字寫上某位候選人的名字,下麵是相對小一些的字,寫上請市民投他的票,再下麵是對候選人的讚揚,候選人的觀點以及對選民的各種承諾。

例如,位於城北部的“威提烏斯宅”,它的主人之一奧魯斯·威提烏斯·貢維瓦,就在他家臨街的牆上書寫競選廣告,表明他是“擁護奧古斯都者”。人們對這種政治活動有較高的熱情,甚至沒有選舉權的一些婦女,也參與了進來。例如豐足大街上“阿賽麗娜酒館”的女老板和她的女侍們,就在自己的店門外,寫上了支持某位候選人的標語。

帝國初期,由於奧古斯都實行政治改革,地方城市政治活動顯得十分繁忙。馬克思在他的《曆史筆記》中,關於古羅馬共和國和帝國之交時期的約500字記述,幾乎都與擴大公民政治權利相關。他寫道:“在奧古斯都時期,頒布了一項法令:規定召開民眾大會之日,意大利各城市的人民聚集在一起,每個人可以把自己的選票交給十人長,他們負責把這些選票轉送羅馬,計入羅馬公民的選票中。”顯然,龐貝的市民也參與這種全國性的政治活動。

進入帝國時期以後,修建各種政治色彩的建築是一種特殊的政治宣傳活動。其特點是通過製造對皇帝的崇拜,造就一種人神同宗的城邦愛國精神。例如建在城東部的“奧古斯都福祉廟”,就是一位當過龐貝執政官、軍事長官、占卜官的政界要員馬爾庫斯·圖留斯,用自己的錢在自己的地皮上建造的,以表示對奧古斯都政治的支持。廟裏除了供奉福祉女神福途娜外,供奉著羅馬帝國的第一個皇帝奧古斯都和他之後的朱裏亞·克勞狄王朝(公元14-68)的所有皇帝(提比略、卡裏古拉、克勞狄、尼祿)。市中心為紀念維納斯的侍從、洗衣婦保護神歐瑪齊婭而建立的大型建築“歐瑪齊婭樓”,亦有宣揚皇族恩德的作用,因為它是皇帝提比略和他的母親莉維婭計劃的事情之一。城市東南部進行體操訓練的“龐貝青年公校”,則是奧古斯都宣傳計劃的一部分,他要以一種新的政治思想環境培養新一代的羅馬公民。學校大操場正麵靠牆的地方,供奉著他的塑像。新一輪羅馬帝國的弗拉維王朝(公元69-96),同樣對龐貝施加政治影響,在市中心建造起紀念這個王朝第一個皇帝韋帕薌的“韋帕薌神廟”,工程還沒有完工,便被火山岩漿吞沒了。

當地的政要通過建造和修繕公共建築的題銘宣傳自己的政績,是龐貝幾百年來的傳統,帝國時代由於商人的地位提高,他們也開始用這種方式宣傳自己。這種題銘在龐貝有上千處,是一種重要的政治信息的傳播形式。現在人們對龐貝城各公共建築的功用、城市各個時期的政要活動和見解的了解,相當程度上是從這些題銘中獲得的。

例如城市南部公元前4世紀的古老建築“多裏亞(古希臘人的一支)神廟”,根據留在建築上的題銘,人們得以知道它是在薩莫奈人時期的政務官努梅留斯·特雷比尤斯主持下建造的。龐貝鬧市的交叉街口,有一座四麵門樓,裏麵是一尊當地執政官奧爾考牛斯·盧夫斯的塑像,因為他的家就在附近。阿波羅神廟前麵有一座祭壇,上麵刻有公元前80年獨裁者蘇拉的侄子設立的4人執政團成員的誓願辭,在神廟的入口處地板上,有當年的總務官奧皮烏斯·坎帕努斯的誓願辭,從這裏可以了解這些人的政治見解。城南的依西絲(埃及的生育與繁殖女神)神廟,大門的題銘告訴人們,出資修複這座公元前2世紀神廟的是富裕的被解放的奴隸努梅留斯·波皮丟斯·昂普裏亞圖和他的兒子切爾西奴斯,在神廟裏麵的地板上,也刻著波皮丟斯和他妻子、兒子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