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20日)
企業整頓驗收合格之後,如何鞏固和擴大整頓已取得的成果,是當前一些企業麵臨的問題。根據一些企業的經驗,我認為應從五個方麵下功夫。
第一,整頓不停步。整頓驗收合格的企業,特別是大、中型骨幹企業要把工作重點轉到技術進步和管理現代化上來。這就是說,整頓驗收合格企業的鞏固提高,主要抓三個環節:一是技術現代化,包括技術開發、技術攻關、技術引進、技術改造、技術革新等;二是管理現代化,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組織、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三是人才現代化,包括培養人才、激勵人才成長等。這三個方麵的工作都是為著一個目標,就是要提高企業素質,提高經濟效益。我們說整頓不停步,就是要向更高的目標前進,向縱深方麵發展。
現在有的企業雖然經過驗收合格了,但是五項整頓工作的基礎不紮實;有的對驗收中提出的問題沒有及時進行補課;有的還出現了“回生”的現象。出現這些情況,主要是驗收合格後產生了鬆勁情緒。這對鞏固整頓成果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負責驗收的主管部門,一定要有重點地進行複查。發現問題,限期解決。隻有不斷前進,才能鞏固整頓成果;隻有不斷前進,才能擴大整頓成果。
第二,推進管理現代化,這是企業整頓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新的技術革命正在興起,技術現代化要加快步伐。管理現代化必須與之相適應。所以,我們一定要把管理現代化工作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來。許多地方在企業整頓中大力推進管理的現代化,已經取得了一些好的經驗和成果,還要因勢利導,切實抓緊抓好。這兩年,大家對技術進步比較重視了,相比之下,抓管理現代化還差一些。技術要現代化,管理非現代化不可,技術和管理是相輔相成的。技術與管理二者關係是一架車的“兩個輪子”。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但隻有和管理相結合,才能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要認識到我國技術落後,管理更落後,要在大力抓好技術進步的同時,加快管理現代化的步伐,要把技術、管理、人才這三個方麵的現代化一起抓起來。所以,企業整頓驗收合格以後,不是可以鬆一口氣,而是要求更高了,工作一定要抓緊,要付出極大的努力。當然,正在整頓中的企業也要重視管理現代化問題。因為企業整頓是為管理現代化打基礎,管理現代化又是鞏固發展整頓成果所必需的。整頓就是要按照管理現代化的目標和要求來整頓。前幾年是抓恢複性整頓,這兩年是抓建設性整頓,帶有提高的性質。要按照管理現代化的要求紮紮實實抓好基礎工作,隻有實現基礎工作的科學化、數據化,才能為廣泛應用現代化管理方法手段創造好條件。
第三,“改”字當頭,以改革推動整頓。要把整頓和改革緊密結合起來,以改革推動整頓。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央提出對內搞活經濟、對外開放的方針,發揮了巨大的威力。現在農村搞活了,城市也要搞活,這是大家一個共同的心願。今年初鄧小平同誌視察了沿海地區,對改革工作作了重要指示。中央已明確了對小型國營企業要放開,大中型企業要實行第二步利改稅。實行企業獎金不封頂和擴大企業經營管理自主權,進一步放開企業的手腳,這都為提高企業素質、搞活企業經營、提高經濟效益創造前提條件。最近,福建廠長研究會55位廠長提出為企業“鬆綁”的倡議,得到了福建省委的支持,其他不少省市在這些方麵都有了一些突破,擴大企業自主權已提上我們的議程。胡耀邦同誌在聽取《國營工廠法》調查情況彙報時就指出,現在國營工廠存在的問題,表麵上看是無人負責,實際上是無權負責、無法負責、無力負責。所以,要擴大國營工廠的經營自主權。就是說,工作的重點是首先使企業有活力。
第四,落實企業內部經濟責任製。這是企業整頓的一項重要工作。在企業整頓和鞏固提高過程中,一定要把企業內部經濟責任製落實。實行第二步利改稅後,國家和企業的分配關係進一步明確和穩定下來了。這就要求我們在企業內部改革和完善經濟責任製上下功夫。每個企業內部經濟責任製的形式,可以各有不同,各具特色,不搞一個模式。但共性的東西,必須是把職工的崗位經濟責任製和職能部門的專業經濟責任製建立健全起來,把企業生產經營的總目標,按照包、保、核的原則,層層展開,落實到每個職能部門、每個職工,形成責任製網絡體係,紮紮實實地把經濟責任製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