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班隊課、節假日活動是促進學生創造個性發展的重要途徑班隊課、節假曰活動不僅為開發學生創造力拓寬了空間,而且也為促進學生創造個性發展開辟了重要途徑。因此,我們堅持以培養學生創造力為宗旨開展的班隊課、節假日活動,力求有創意,有特色,有實效,現已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且看一例:窗外下著大雪,地上越積越厚,學生紛紛“身在教室心在雪”,隻聽校大隊部一聲令下:全校師生到操場,堆雪人比賽!學生們非常興奮,立即歡呼著、跳躍著衝向雪地,其創造天性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不到一節課功夫,各中隊即完成了他們自己創造的傑作。看著操場上一個個栩栩如生、形態各異的大小雪人,老師們不禁讚歎: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真強!又如,學校還經常舉行“小巧手現場比賽”“自製風箏飛高比賽”,“小創造成果展”、寒暑假小創造活動等,把促進學生創造個性發展的目標通過各種節假曰、班隊課等活動變成了學生容易理解和樂於參加的行動,讓學生在娛樂活動中學習創造,並以此激活和鼓勵小學生的探索精神,促進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動手、動腦實踐中提高創造性的觀察和思維以及創造性的小製作能力。
發揮評價功能,實現三個“有利於”
未來是信息化社會,信息化文化、信息化工作的時代,如果下一代沒有獨立自學和溝通的能力,沒有團隊合作和創新的能力,就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因此培養人的關鍵就在於培養其能夠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這就要求不論對教師的評價,還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都應堅持由知識導向轉向創新能力導向,要充分發揮評價係統的創新導向功能、創新激勵功能、創新改進功能和創新鑒定功能,力求在促進學生的創造個性發展的教改實踐中,切實做到三個“有利於”。
(1)對教師的評價要有利於增強教師的創新意識學校管理者對教師的評價標準與方式對教師的行為有很大的導向作用。開拓創新,始終是江濱小學領導者對教師的要求和評價標準之一。課堂教學要用新方法——主動思維訓練法,要適合不同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發展特點;學科活動要有新特色,要能吸引多數學生參與;少先隊活動、德育活動要有新突破,要使學生受益、家長歡迎、社會好評;班隊課設計要有新創意,要紮紮實實地體現學生的創造個性培養……總之,教師的工作是創造性的勞動,事事都得體現創造性!當前,創新導向的評價“指揮棒”已有效地掀起了全校教師的學習熱、研究熱、創造熱。
(2)對學生的評價要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學生往往都非常在乎自己在教師心目中的形象。教師對學生行為給予正確、恰當的評價是一種科學有效的動機強化方式,它可以激發學生的上進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從而鞏固和發展學生正確的行為動機,並激發他們的創造欲望。如學校所實行的新的學生成績評定方法,破除了“一考定成績”的常規,引導學生更注重平時的良好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尤其注重在課堂討論發言中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和培養。在前不久我校舉行的“小發明創造作品展評”中,二(4)班學生朱炅昊因發明製作了“自動撿球器”而榮獲了“小小發明家”稱號,當他得知這一“評價結果”時,興奮地對老師說:“我還有一個新的想法,再把它製作出來!”其他學生也紛紛躍躍欲試,無疑,這種激勵創新評價對小學生真可謂“立竿見影”!可以想見,在孩子們的心目中埋下的立誌創造的理想種子,必將激發他們未來的強烈創造欲望。
(3)學生的自我評價要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學生的自我評價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在實踐中學會運用教育目標來分析自己,認識自己,並從小學習為自己設計自我成長的道路,促進學生自強、自立、自主、自製能力的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過程也是一個要求自己學習他人,積極創造,不斷提高創造精神和創造技能的過程。因此,學校十分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訓練,並逐漸使評價成為學生自己的事,通過記曰記、寫周記和交友等,讓學生學習自我定位、自我記錄、自我調整,把學生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各科教師所采取的“暫緩評價”策略也給學生提供了自己作比較、自己作選擇、自己作評價的機會,使孩子們對問題能產生更新的、多樣化的認識和領悟,進而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創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