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教學規範管理(15)(3 / 3)

(4)嚴慈相濟,善待“好學生”。“好學生”一般都很聽話,學習努力,成績優秀,並常常生活在表揚聲中,優越感很強。對這類學生,老師往往寵愛有加。其實嚴是愛,鬆是害,若不注意引導,也易消蝕他們的創造潛能,成為比較呆板、缺乏創造力的人。因此,對待“好學生”應該堅持嚴慈相濟的原則,處理好愛與寵的關係,不任意強化他們的“從眾”、“唯上”、“唯本”的心理,鼓勵他們大膽懷疑,學會多角度觀察分析問題,養成多思維起點,多思維結果,尋求多種新答案的習慣,保護他們的創造個性,並使他們清醒地認識到,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創造力的競爭,缺乏創造力的人不可能在未來世界的激勵競爭中取勝!近年來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取得成功的往往不是僅有高智商的聰明人,而是具有良好教養和創新精神的聰明人,即:教養+聰明=成功。因此,教師對他們既要在感知力、自控力等方麵嚴格要求,又要注意引導他們發揮自身優勢,使他們從小學會創造性地學習知識、創造性地運用知識,並在和諧人際關係的協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創造力。

探索教育新法,發展學生創造個性

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創造個性的發展,學校要不斷提出一些富有挑戰性的任務和活動,在課堂內外、校內校外全方位、立體化地開展創造性活動。

(1)課堂教學是促進學生創造個性發展的主渠道眾所周知,創造教育的要義就是要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使他們的素質全麵和諧地發展。即創造教育就是要使學生既合格又有特長。而創造需要知識與技能,合格教育主要是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而且學生在校時間有5/6是在課堂中度過的,因此,創造思維和創造個性的形成,主要有賴於學校各科課堂教學的訓練和強化。課堂是我們促進學生發展的主陣地。離開了課堂教學的創造力培養顯然是不能奏效的。兩年來,我校始終堅持把《學生創造個性培養的理論與實踐》的課題研究落實到各門學科的課堂教學中破除陳舊的應試教學模式,全麵實施主動思維訓練法模式研究。實踐證明,這種有目的、有計劃地開發與培養學生創造個性和創造思維的強化訓練方法,充分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強化了學生自學、自評、自控訓練,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自主人格和創造思維的雙優發展。

(2)興趣活動是促進學生創造個性發展的有效形式合格教育主要在課堂中進行,發展特長則需要在課外花更多的時間。應當承認,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讓學生在自由的空間中發展,有賴於學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興趣活動,給學生開辟一個自由選擇、自主發展的空間。近年來,學校先後組建了樂器、棋類、球類、書畫、田徑、合唱、舞蹈、科技、手工、寫作、攝影、武術等33個興趣組,每周定期活動兩次,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發展需要,自由選擇參加。有效地補充和拓展了課堂教學和書本教育,使學生擴大了視野,積累了豐富、實際的表象,活躍了創造力想象,發展了審美能力,觀察、動手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學校已湧現出一大批學有所長的好苗子,在各級各類書畫、演講、舞蹈、手工小製作等比賽中頻頻獲獎,其中近兩年來獲全國書畫大賽一、二、三等獎的學生達3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