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舊常規,善待“調皮生”。調皮的學生自主人格突出,思維不受已經學過的規則、知識的限製,願意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別人,態度直率、坦然,時而表現出格,比較自由散漫,甚至對老師不順從,不尊重,在大家的眼中是“表現較差”的學生。平時常表現出不願受學校各項常規的限製和約束,當老師要求這樣做時,他卻偏偏喜歡那樣做;當老師提問時,他的回答卻往往遠離了“標準答案”;當老師急於教完大量教案中備好的內容時,他卻“不識時務”地多次“打岔”,發表自己的“怪論”。然而正是這些淘氣、頑皮、好奇、好動不拘小節的學生,可能蘊藏了巨大的創造潛在能力,他們的“違規”表現往往是比較聰明且富有較強創造個性的潛在反映。不迷信權威,不滿足書本上的現成答案,敢於離經叛道,敢於突破舊的知識領域和常規體係的樊籬,是競爭者極其可貴的一種心理品質,也是創新能力的先決條件。教師應珍視他們,善待他們,隻要不違背道德規範,不礙健康,教師不應過多幹預,管得過死,而應鼓勵他們自主、自由地發展個性。因此,要轉變以往上課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的舊常規,營造一種寬鬆、自由、親切的課堂氣氛,允許學生對別人的現成結論不輕信,對事物持懷疑求索的態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講課時忌滿堂灌、忌照本宣科、忌向學生潑冷水,熄滅學生的思維火花。課堂上允許學生舉手插話、提問;學生討論時提倡七嘴八舌、奇思妙想、甚至異想天開;完成作業時鼓勵不同理解、不同方法、別出心裁、標新立異。總之,必須避免用傳統的固定的眼光看待具有潛在創造力的學生,以免壓抑人才,埋沒人才,貽誤我們的下一代。
(2)不求全責備,善待“偏科生”。教師往往用一個固定的尺度、框框去衡量學生,要求他們全麵發展,十全十美。但這樣的“好學生”古今中外畢竟是少數,而多數學生卻存在著或多或少的缺陷,部分學生甚至明顯偏科,離“全麵發展”相距甚遠。但隻要我們細心觀察,就可發現一些偏科生卻在某些方麵具有特殊的創造才能。例如,郭沫若、吳晗在中小學時代都是偏科生,但他們卻成為斐聲國內外的大文豪、大曆史學家。其實,所謂“全才”世界罕見,隻有善於揚長,才可能在某方麵做出超乎常人的貢獻。故教師千萬不能輕易挫傷偏科生的銳氣,扼殺他們的創造才能。對待這些學生的正確態度是,堅持“合格+特長”的方向,尊重他們的選擇,相信他們的能力,理解他們的情感,不求人人各科全優,鼓勵人人揚長避短。既要善於發現他們的特長,又要創造條件,探索方法,並利用孩子們喜歡的形式讓他們充分施展創造才華,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使他們的創造個性在自己偏愛的領域裏得到更充分自由的發展。所以,在學校的各項評比活動中,既要表彰全麵發展的“三好學生”,也要提倡單項競賽,激勵人人爭當單項“積極分子”、“小小發明家”、“創造小能手”、“製作小巧手”等,以激勵全體學生的創造欲望和熱情,促進學生共同進步,茁壯成長。
(3)承認個性差異,善待“後進生”。熱愛並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應是為人師者的基本職業道德要求。然而真正做到這一點卻並不容易,尤其是要喜歡那些“不惹人喜歡”的“後進生”更不容易。現代創造理論告訴我們,人人都有創造的潛能,這種潛能是可以開發和培養的。這裏當然亦包括“後進生”。事實上這批學生中的多數是富有創造性的孩子,這點在他們下課時玩自己發明的五花八門的遊戲時表現得尤為清楚。後進生情感特征與一般學生不同,由於他們曾經受過較多的失敗和挫折,自尊心也不同程度地受到過傷害,再加上有的教師教育方式不當,嚴重傷害了學生的情感,致使他們情緒消極,態度冷漠,厭棄學習,膽小怕事,喪失信心,甚至無端打罵別人,或與教師、同學形成對立狀態。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注重情感性原則,從為學生前途負責的高度出發,熱愛後進生,尊重後進生的人格,通過各種方式,與後進生建立正常的師生之間相互尊重、信任的融洽關係,使其樂於接近老師,並願意接受教師的批評教育。教師要善於發現後進生的“閃光點”,並以此為突破口燃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體會到老師的關心,看到自己進步的希望,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逐步克服自卑感,樹立自信心。同時,教師要培養後進生對人、對事、對父母、對生活的積極情感,使他們產生各種正確的認識和積極的態度,改變原有的消極觀念和行為,關逐步形成良好的心境、正常的情緒、積極的行為和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從而激發他們的創造活力,並滿腔熱情地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歸因模式,自覺地對症下藥,提高自控能力,不斷縮小與他人的差距。總之,要“兩隻眼睛”看“後進生”:一隻眼睛看缺點,另一隻眼睛看優點。“數其十過易,獎其一長難”。要看“後進生”的優點,首先要承認“後進生”有優點,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擯棄“前嫌”。這就是說,教師一隻“眼睛”要戴著“透視鏡”,透析“後進生”存在缺點的深層根源,並冷靜、公正、客觀地看待,不誇大,不縮小;另一隻“眼睛”要戴著“顯微鏡”,細心地發現“後進生”身上的閃光點,挖掘出他們身上積極向上的因素,並積極引導,使之揚“長”改“過”,一步一步地走向自我完善,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