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師生共同命題
擬定寫作訓練目標和設計寫作教學計劃,是克服寫作教學無序性、隨意性,提高寫作教學速度和效益的重要措施。在每次寫作訓練前,教師要明確地向學生提出訓練目標,引發學生感受和表達的需要。
首先,命題要體現寫作教學整體設計。命題要服從整個寫作訓練的總目的,要有係統的、周密的計劃,教師要克服命題心血來潮的臨時性、隨意性。每次寫作命題,從全局看應是整個寫作訓練計劃(序列)中的恰當一環,運用係統論原則通盤考慮,環環相扣,前後相連。當每次作文命題一環套一環落實之時,就是整個作文訓練計劃完成之日,就能切實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反之,命題的隨意性和訓練的重複低效,是對學生寫作積極性的極大挫傷,因而教師在命題時應有一個統籌安排,從中專生一入校到三個學期的語文學習中,練什麼,怎樣練,要心中有數,做到有分有合,有序有格,讓學生感到自己一步一個台階。如敘事,可分敘事的順序(順、倒、插),敘事的技巧進行分項訓練,在這一基礎上,再訓練學生在敘事中能綜合運用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其次,命題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葉聖陶說:“凡是賢明的國文教師,他的題目應當不超出學生的經驗範圍,他應當站在學生的立腳點上替學生設想,什麼材料是學生經驗範圍的,是學生所能寫的,所要寫的,經過選擇才定下題目來。”這段話揭示了寫作命題必須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重要性。命題如果離開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不願寫,實在也不能寫。如果命題貼近學生生活,他們就願意發出心聲,抒寫真情,變被動為主動。這是以學生為主的教育思想的體現。如:在說明文教學中,在確定寫作題目時,我校築機0203班學生對課後寫作訓練(《蘿卜的妙用》、《字典》)缺乏興趣。因為學生對蘿卜的生長習性、內在結構知之甚少,表現出極大的反感,根本不願寫。後來,我和學生一起擬定寫作題目,最後確定為:《蘭州牛肉麵》、《培黎廣場》。由於學生對所選題目熟悉,所以觀察得細,寫得認真,有些同學寫得頗好。
其次,命題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葉聖陶說:“出作文題一定要為學生著想,鑽進學生的心裏去考慮,務必使他們有話可說。”
就是說,寫作命題應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熟悉學生在感知、記憶、思維、想象、情感、興趣、意誌、性格等方麵的具體情況,鑽到他們的心裏去命題,做到作文命題民主化。葉老說,“作文出題練習外,可以由學生自己命題,自己命題就是自由發展。”
學生“自由發表”,是在符合個人心理需要的狀態下進行的寫作訓練,能較好地克服學生的懼怕心理和厭煩心理。如在一次說明文自己命題訓練中,汽運20班同學的題目千奇百怪,全班幾乎一人一個題目:
《沙棗樹》(趙高舉)、《計算機》(張建龍)、《柳抱槐》(朱永寧)、《有趣的小鬆鼠》(陳吉虎)、《新疆的沙棗樹》(蒲嶽疆)、《有趣的小狗》(姬曉亮)、《“叢林之王”係列刀具》(張立宏)、《兔子》(車玉虎)、《螞蟻》(侯豔麗)、《狗》(段亞飛)、《金鯉魚》(楊少雄)、《泡桐樹》(隆建迪)、《杏子》(何賀林)、《餃子》(包黨民)、《我的小屋》(趙亮傑)、《怎樣提高記憶力》(張國寶)、《鬆鼠》(李軍)、《武功》(楊自圓)、《有趣的毛驢》(徐生源)、《沙塵暴》(馬誌軍)、《蜜蜂的蜂窩》(李建斌)、《有趣的麻雀》(肖永勝)、《有趣的警長——犬》(張永勝)、《二氧化碳》(侯小芳)、《洮硯》(朱俊君)、《老鼠》(張軍)、《小草》(馬小虎)、《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麵國旗》(張小軍)、《蒲公英》(餘昀)、《高原之舟——犛牛》(姬世信)、《鬆樹》(孔得勝)、《鋼筆和圓珠筆》(馬力)、《石榴》(劉誌輝)、《菊花》(丁想東)、《鴿子》(黨延臻)、《天馬——武威的象征》(相玉年)、《金魚》(張天佑)、《大公雞》(張克平)、《戲樓》(吳永強)、《我們的教學樓》(張海婷)、《蘆薈》(王永花)。
在另一次記敘文自由命題訓練中,我校計算機0201班的王波同學寫作題目是《初戀》,其中用一段充滿感情的筆調描寫自己的初戀女友。
賈寶玉曾說過,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可我認為,她(指女友)是冰做的,簡直晶瑩剔透……
二、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寫作
這一階段,教師依照寫作教學計劃,對學生進行審題、立意、取材、構思、行文、修改等方麵的指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入寫作狀態,動筆寫作,並自覺地修改自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