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培養蘭州市中專生寫作能力的寫作教學對策(3)(2 / 3)

傳統的作文講評是“一言堂”,教師朗讀優秀作文,剖析典型病句,指導修改等。學生長期處於接受者的地位,自然茲生厭惡情緒。因此,作文講評不能拘泥於文字表達的評價,要注意開拓學生的思路,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作文講評不應局限於文章本身,還應包括對學生寫作態度、寫作習慣和文德文風的評價,是對學生在寫作方麵的經驗、認識、技能和行為的綜合評價和綜合指導,要發揮評價的多種功能,讓學生多方受益。

我們經常運用四種“講評”方式:綜合講評(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全麵的概括分析,肯定成績,指出不足,並舉例說明)、典型講評(選出一篇或幾篇有代表性(優秀或一般)的學生作文進行深入係統的講評,用典型指導一般)、專題講評(抓住學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一個或兩個主要問題,如立意、選材、構思等,結合有關寫作知識集中進行講評)、對比講評(對比評講幾篇文章,引導學生在對比中鑒別作文的優劣,並進一步分析優劣的原因,從中得到啟發和借鑒)。另外,教師可以從經過學生批改而推薦的作文中,挑選出一篇或幾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印發給學生,或用幻燈放映出來,組織全班集體評改。

作文講評後,要讓學生及時歸納總結,可指導學生寫作文後記,以總結本次作文的得失,消化批改和講評,也可針對學生作文中的問題布置練習,如改病句練習,重擬標題的練習,根據主題安排結構的練習,重寫的練習等,還可指導學生習作,使其得到發表的機會。

7.建構BBS寫作評改平台

建構BBS寫作評改平台,實現快捷、持續、大容量在線式寫作評價。我借助學校網站,在BBS論壇上嚐試對寫作進行寫作評改。首先,我請學校網管老師利用信息課讓每個中專生在網上都進行了注冊。接著讓中專生利用課餘時間將自己的優秀習作輸入電腦,然後在寫作課上各班中專生把文章發到指定的BBS論壇上。為了便於網站的管理,我要求中專生把作品上傳到指定的作品展示區域。最後,要求中專生看了其他同學的文章後,以跟帖的形式用幾句或者一句話闡述自己的意見或見解,可以是看了文章之後的感想,可以是對文章的評價,也可以是如何修改的建議,甚至可以是對其他同學發帖的評論……

基於網絡環境下寫作評價,讓評價人員由單一走向多元。原來評價人員是自己的語文老師和同班同學,而現在可以是其他班同學和其他班語文老師或不同專業的老師和同學。從評價標準來看由傳統走向開放。對同一篇習作,中專生可以看到不同的評價語言,這些語言充滿著鮮明的個性特點。基於網絡環境下的寫作評價為中專生提供了更廣闊的交流空間,它可以進一步激發中專生的寫作欲望,中專生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合作性都得到發揮,這有利於培養中專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品格。同時中專生在看帖與回帖的過程中,將閱讀與寫作融為一體,提高了語文素質。

8.另設發展等級

在寫作評價標準中,除了分文體確定標準外,還應另設發展等級,給予那些在寫作方麵獨具才華的中專生以有區分度的、鼓勵性地評價。

9.對寫作評價標準的科學化追求

國外,如美國NAEP寫作評價標準擁有專門的研究小組,對於其寫作評價標準的研究與產生過程,都給予了文字性的報告。在評價標準具體使用前,NAEP組織教師專門培訓,包括解釋和應用評分標準兩個階段,直到確認教師能持續、可靠地使用這些評分檔次。在評價結束後,還給出了各類文體評價的實效數據與圖表,以進一步證實評價的信度。這一個完整的過程被公布在書麵材料和網絡上。同時,NAEP所研製的寫作評價標準,以每類文體的主要特點人手,提出了層級遞進的具體標準,每一檔的要求都簡明而確定。評價者運用這樣的標準,可操作性明顯增強,主觀判斷的差異有所降低。

我國的語文教育研究者近年來也致力於寫作評價標準的研究,並不斷更新具體的評價標準,但對標準的產生與標準的運用效果缺乏公開的介紹和反饋,在具體的評閱操作過程中,由於培訓不足,有與研究意圖脫的現象。同時,目前的寫作評價標準仍存在過多的主觀評判成分。這樣的評價標準很容易使評閱最終流於“形式”。

總之,多元化寫作評價體係的建立是以尊重中專生的人格為前提的,是以促進中專生全麵發展為根本的,從全麵培養中專生的寫作能力、全麵提高中專生的語文素質的要求出發,使中專生客觀全麵地了解自己,體驗成功,看到不足,明確努力方向;教師又能從評價中得到改進教育教學的反饋信息,從而真正實現其“導教”“導學”的目的。

第三加強寫作教學指導

我們必須徹底地改變目前無序的、鬆散的教學狀態。寫作教學必須重整體、重過程;必須擯棄傳統的“教師命題——學生寫作”的僵化模式;必須突出師生共同命題;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寫作兩個階段的序列化、科學化,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切實得到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寫作習慣得以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