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語文教師還應具備進行教育科研的能力,懂得教育科研的方法。教師常年工作在教育教學第一線,對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各種情況熟悉了解,並有著豐富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這正是教師進行教育科研得天獨厚的條件。語文教師既要研究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方法,探索語文教學藝術,又要研究宏觀的教育規律、教育科學。通過教育科研,語文教師要真正成為科研型教師、學者型教師。因此,培養自己教育科研的能力,是語文教師的基本素質。
(四)健康的身體、心理素質
1.身體素質
現代社會要求教師必須有健康的體魄。一個身體有欠缺的教師是很難保持正常的心態、充沛的精力的。要有健康的身體,首先要進行身體素質的基礎訓練。“生命在於運動”,堅持參加各種有益的體育鍛煉是增強體質的有效途徑;其次,必須注意合理地安排工作、學習、活動、休息,還必須適當注意營養,防止現代社會“文明病”。
2.心理素質
在日益發展的現代社會裏,我們生存的環境愈來愈惡化,矛盾愈來愈尖銳,競爭愈來愈激烈,奏愈來愈緊張,人際關係愈來愈複雜。在這種情況下,人的心理素質是否健康顯得越來越重要。
健康的心理素質不是與生俱來的,它的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養和教育。對語文教師而言,心境平和寧靜淡泊,一方麵來自自身長期的文化知識修養的積累沉澱,另一方麵則得力於對心理學相關理論的認同,更得益於對影響人們心理變化的客觀情況的理性思考。隻有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不斷磨煉自己,才能達到沉著鎮靜、處變不驚、寬容大度、溫和待人的境界。這時,語文教師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又會隨時隨地無聲教育和影響學生,進而幫助學生適應環境,鼓足信心迎接挑戰,學好麵對生活的本領。
一名現代合格的中專語文教師,所要具備的素質要求是多方麵的、多層次的,而且這些素質要求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具備的,需要教師長期地學習、研究、實踐、探索,才能逐步形成。高素質語文教師隊伍的形成,必將能夠促使語文素質教育的實施,必將能夠適應新世紀語文教育的需求,必將能夠開創我國語文教育的嶄新天地。
第二完善寫作評價體係
寫作評價是寫作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於寫作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我們應建立以“發展功能”為核心的符合教育理念和中專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新的評價體係,科學地評價中專生寫作能力的發展狀況,並據此引導教師去改進寫作教學,完善寫作教學過程;引導中專生去認識自己,找到寫作發展的方向和立足點,更加有效地促進中專生的自主發展。
一、現有寫作評價體係的優點
(一)寫作教學目標明確
寫作教學目標決定寫作評價標準。2000年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試行)》提出中專生寫作能力總目標:
(1)必學內容和要求:(50學時)①在初中語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寫作能力。②正確遣詞造句,聯句成段,寫一段話能圍繞中心,逐層展開,語句連貫、簡明、得體。③寫文章要中心明確,思路清楚,選材得當,結構完整。④正確使用標點符號。⑤書寫規範,有一定速度。⑥養成多觀察、多思考、多體驗、多寫多改的習慣。⑦作文練習不少於20次,加上課外習作,文字總量不少於2萬字。
(2)選學內容和要求:(8學時)①掌握快速立意、構思謀篇的能力,45分鍾能寫600字左右的文章。②寫文章內容充實,感情真實、健康,力求有新意。③作文練習(包括必學內容部分)不少於25次,加上課外習作,文字總量應為2.5萬~3萬字。
如上所說,中專寫作教學的目標是進一步培養中專生的書麵表達能力,它要求中專生能夠正確遣詞造句,聯句成段,寫一段話能圍繞中心,逐層展開,語句連貫、簡明、得體;寫文章要中心明確,思路清楚,選材得當,結構完整。同時,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書寫規範,有一定速度。另外,還應養成多觀察、多思考、多體驗、多寫多改的習慣。
寫作是通過書麵文字進行思想感情交流的活動,寫作活動和人的思維能力、書麵文字的表達技巧有直接的關係。寫作評價標準中對語言文字表達與思維能力的要求,體現了對寫作本質的認識。因此,這兩方麵自然地成為寫作評價標準的重點。
(二)命題要求放寬
命題寫作在一定程度上會損害了文章的有效性,影響評價的準確性。因此,在評價標準中,應放寬命題要求,給中專生寬鬆的寫作空間。令人欣慰的是,自1998年高考寫作開始,我國正式淡化試題形式。因此,在中專寫作教學中,教師也對文章的表達方式給予寬鬆要求,中專生可以選擇適合於自己的表達方式;審題簡易、明了,沒有高深莫測的審題難度,而是讓學生一看就懂,關鍵培養中專生能不能發揮想像、創造,能不能選擇恰當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
命題放寬,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單一命題麵向各類中專生的矛盾,使不同閱曆、不同能力、不同思維特點的中專生得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自由選擇能承載這種思想內涵的文體形式,盡可能地展現各自獨特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