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不是客觀上的眾生,而是心靈的狀態,是心靈的眾生,六祖說:
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狂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壇經》)
六祖的見解正好契合佛陀的真正旨意。佛陀說,如來說眾生,即非客觀的一切眾生,所以才叫眾生。如果把“眾生”理解為客觀上的一切生靈,就迷失了佛陀的真正精神,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六道眾生的象征。
不論心靈的“眾生”如何紛紜,根據人的快樂與痛苦的程度,可分為“六道”,這就是所謂的六道眾生。一個人究竟存在於哪一道,完全是依人的善惡種子而定。從善的走向快樂!作惡的走向苦難。
天道,是現實人生中最快樂的存在狀態。陳柏達居士《改造命運的原理和方法》中列出天道的十種原因:
一、嚴格地奉行不殺生。
二、嚴格地奉行不偷盜。
三、嚴格地奉行不邪淫。
四、嚴格地奉行不妄語。
五、不綺語(不講華麗而沒有意義的話)。
六、不兩舌(不挑拔離間)。
七、不惡口(不講粗魯的話)。
八、不貪報。
九、不憎恨。
十、不邪見。
天道中又有欲界天——有男女欲望的快樂狀態,色界天——欲望更少但仍然執著外相的快樂狀態,無色界天——沒有欲望不執著外相的快樂狀態。
人道是現實人生的一般存在狀態,界於苦與樂之間。人道的五種原因:
一、不殺害動物。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
阿修羅道是傲慢而好鬥的存在狀態。阿修羅在梵語中是“無端”,和“容貌醜陋”的意思。阿修羅道的十種原因是:
一、做微惡的行為。
二、說微惡的語言。
三、起微惡的意念。
四、驕慢——自恃才能、學問比別人強,財富比人多,而生驕傲之心。
五、我慢——執著身體、感受、妄念是我而產生驕傲之心。
六、增上慢——還沒有神通智慧,就以為自己已經有了,還沒有斷煩惱就說自己已經斷了。
七、大慢——自高自大。
八、邪慢——做了壞事,還依仗惡勢力,欺壓他人。
九、慢慢——某人比自己高明,卻反說自己比某人高明。
十、把所修行的善,回向阿修羅,希望自己成為阿修羅。
餓鬼道是比較痛苦的存在狀態。餓鬼的十種原因:
一、做輕等的惡行。
二、說輕等的惡語。
三、起輕等的惡念。
四、過份地追求享受。
五、因貪婪而與人發生口角、打鬥和訴訟。
六、嫉妒他人所有。
七、誹謗三世因果。
八、貪求不可得的錢財。
九、貪求不該有的美食。
十、貪求不可能的幸福。
畜生道是非常痛苦的存在狀態,像畜生一樣的存在。畜生道的十種原因:
一、做中等惡毒的行為。
二、講中等惡毒的語言。
三、起中等惡毒的意念。
四、因貪婪而做出罪惡的事情。
五、因憎恨而做出邪惡的事情。
六、因愚癡而做出罪惡的事情。
七、誹謗他人。
八、仇視他人。
九、虐待他人。
十、邪淫。
地獄道是極端痛苦的存在狀態。地獄的十種原因:
一、做最惡毒的行為。
二、講最惡毒的言語。
三、起最惡毒的念頭。
四、否認善惡報應。
五、否認生死輪回。
六、相信神靈。
七、否定因果相續,而胡作非為。
八、不相信真理。
九、執著於心靈的生滅與無常。
十、不知報恩。
為善的快樂,作惡的痛苦,這一切不是神靈的安排,而是人類心靈的因果相續。因果報應在時間上不是以客觀的生死為依據,而是以心靈的起滅為依據。佛教中常說的“來世做畜一生”並不是說死後投胎變成牛馬之類的畜生,而是說在心靈的下一輪起滅中,變成畜生一般的存在狀態。
芸芸眾生因執著於心靈的虛妄,而流轉變化無常的生滅之中。眾生的存在狀態也因善惡的分別而有苦樂。一切都是心靈的自造。心靈的狀態決定著存在的狀態。什麼樣的心靈就會有什麼樣的天空,什麼樣的心靈就會有什麼樣的大地,間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且觀自己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