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末,有點兒空閑時間,一空下來就會很想念你,畢竟初中三年你都是在我身邊長大的,從來沒有離開過7天以上。現在我很想告訴你,關於做人原則方麵的事,好讓你堅守著,這些對你獨立生活和為人處世方麵一定有幫助。有些是你爺爺奶奶給我的福祉和忠告。
你是知道的,我們這一代人是如何從那個苦難的時代中走過來的。我感激父母的安排,是他們讓我知道了什麼是人的尊嚴和自由。也是他們,讓我一直恪守著做人的基本規則。
他們教會我誠實、擔當、不浪費、不虛榮、不僅僅關心自己還要關心別人。人是趨利避害的動物,但僅僅為了私利,你永遠不會感受到幸福。有人會因為私利而放棄自己的價值觀,就像水中的浮木,注定了要在無邊的黑暗中漂泊。而價值觀就像一棵樹的根,紮得越深,就站得越穩,你應該珍惜它,就像珍惜你的生命,不要做無根之木。
幸福是給予,是對他人施以援手,是對痛苦的人感同身受,是關心人類和自然甚過關心自己。但很可能你身邊的大多數人不是這樣認為的,這時候你要勇敢,要堅持聽從你的內心。相信你爸爸的話,不要對身邊的人的多數看法或你不認同的觀念低頭。你要做你自己,一個獨特的自己。
你將會在校園裏、社會中遇見很多人,他們不是你的地獄,也不是你的天堂。他們隻是像你我一樣普普通通的人。你不要仰望別人,也不要俯視別人,每個人都有他的光彩和黑暗。不論是達官貴人,還是販夫走卒,首先他們都是一個個的男人或女人。你喜歡或厭惡一個人,不要被不屬於他自己的那部分所影響,不要被他的穿著、頭銜、財富及一切附加的無價值的東西所左右,要看清他是誰。
你會有很多朋友,這是很美好的事,要珍惜與別人之間的情誼,小心愛護。友誼常常會經受很多考驗,它是個易碎品,但取決於你如何對待它。有人說愛人如己,有人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希望你能明白的是,每個人的脾氣性格各有不同,要寬容,發現他的優點和長處,不要透支你的友誼和信任,要時時表達你對他們的愛。
你還會有很多困惑,就像每個人一生中都會被幾個問題所纏繞一樣—你從哪裏來,到哪裏去,為什麼存在。這些終極問題將圍繞著我們,我們也將因思考這些問題而豐富我們的心靈。
人類的曆史非常短暫,世界的謎底還未打開。但這正是我們人生旅程中最令人著迷的一部分。我們在人生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疑團,有時豁然開朗,有時迷霧重重。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一步步探究你的心靈和世界的可能性。許許多多驚心動魄又豐富多彩的旅程在等待著你,隻需要你的一點兒好奇心,你會活得很精彩。
當然你也會遇到挫折、失敗,甚至更可怕的事情,但我希望你能有勇氣擔當,你要接受它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即使也許是不應該有的一部分。你有選擇的自由,也要為自己的選擇做好承受代價的準備。更重要的是,無論你遇到什麼,要記得父母家人永遠在你身後的不遠處,隨時準備無條件地接納你、支持你。
愛你的媽媽、張茵
2010年12月9日
名家點評
點評:趙曉
母親的愛,在嘮叨中傳遞。
中國女首富,應該也是中國女首“付”,作為孩子的母親、丈夫的妻子,張茵的付出肯定超出常人,而家人也同樣在付出。
張茵一直比較低調,給公眾以樸素、樸實的印象。她對於兒子的情感同樣是樸實的,與天下大多數媽媽是一樣的。擔憂超過千裏之外,想念伴隨無時無刻。
媽媽都一樣,喜歡多說幾句。常在身邊,會覺得嘮叨。遠離了家,字裏行間讀出了深情,嘮叨的話會想多讀幾遍。誠實、擔當、不浪費、不虛榮,懂得給予,這些話時刻提醒著遠方的孩子,而母親所做的、所付出的以及所收獲的更能證明這些才是幸福的密碼。母親的愛,在嘮叨中傳遞。
點評:王石
一封由中國女首富寫給子女的信,是否應該有所不同?信裏麵自報了答案:“他們不是你的地獄,也不是你的天堂。他們隻是像你我一樣普普通通的人。你不要仰望別人,也不要俯視別人,每個人都有他的光彩和黑暗。”
每一個人從普通中走來,所見所聞不同,生活氣度就不同。
這是生活賦予每個人的獨特的屬性。
他們,在一起對話,扮演著各自的角色,操持著各自的口音,談論著各自的閱曆。在這一點上,大家沒有什麼不同。
“人人生而平等”,這句話現在說不太具備說服力。大環境使然的情況下,由權利、財富甚至素養所表征的階級差異在社會的各類現象中明顯流露。
行為上的平等已經殊為不易,心態上的平等更需曆練心胸。
未生而平等是自然賦予,生而不平等是家庭賦予,生後而不平等是社會文化的意識形態賦予。普遍的社會法則和意識法則,我們不需刻意違背和回避。然而,擁有一顆仁愛和愛人之心,擁有一顆平等之心是社會中的高尚心胸者獨有的珍寶。弱勢而平等,求之不得。強勢而平等,來之不易。
張茵屬於後者,更將這樣一種賦予孩子以心德的觀念往下傳承。這點,當值得同階層人士的肯定。
點評:司馬南
強女人未必是女強人。巾幗不讓須眉,那隻是社會扭曲思潮下的自我嘲弄。女人,自有女人的心弦。
平日裏雷厲風行、幹脆利落,那是事業所屬。生活所屬中最柔軟的地方是孩子。“兒行千裏母擔憂”,千叮嚀萬囑咐,女強人同樣嘮叨,幸福的嘮叨。
讓孩子接受磨礪和考驗,這正是一個母親對孩子最大的愛護。我們崇敬女強人,更崇敬這樣一個作為母親嘮叨的女強人。
人世間最美麗的愛是母親給孩子的愛,她把最無私的愛奉獻給了自己的孩子,我們應該為每一個母親鼓掌。
點評:張蘭
家書讀了數封,關愛、心境各不相同,而幸福卻是共同的潛台詞。張茵亦同,各大家亦同。隻有經曆了世事的繁瑣焦灼,道路的曲折迂回,方知幸福難得、幸福珍貴。
越是棟梁,越得以品幸福滋味。將其裝於杯中,觀色、輕搖、小酌、細品、悠長。然後告訴孩子,不要棄之苦澀,亦不要舉杯便盡,體味與品賞方是幸福的小調。
點評:陳光標
兒行千裏母擔憂,從這封家書中,看不到中國女首富,看不到女強人,看到的就是一個慈愛的,有些細心的,甚至是有些擔憂的母親在給自己遠行的孩子“絮絮叨叨”。什麼是幸福,怎麼去看待他人,如何保護友情,甚至連孩子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和困惑都提前預想到了,可以說是感同身受地把孩子在異國他鄉遇到的困惑、孤獨、挫折、快樂、幸福統統都預演了一遍,這就是母親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