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捕空風捉鬼影(3)(2 / 3)

事實上,這種誣陷手法已經近於弱智了,漳王早已經被貶,毫無權力。李德裕即使有不軌之心,何必要結交他呢。但是,誣陷者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把一件完全不合理的事情說得在情在理。牛黨先是要一個不起眼的小官員出麵向皇帝反應這件事,文宗皇帝不為所動。牛黨派出一員大將,繼續反應。文宗略有所動,牛黨幾乎所有人聯合上陣,共同向文宗皇帝誣陷李德裕。

文宗皇帝不明白,李德裕結交漳王的不軌到底是什麼,牛黨人士立即解釋說,漳王被貶心上不平,李德裕是曾經宰相,二人在一起還能做什麼,可能有廢立之心。正當誣陷如雲如霧在朝堂之上時,大臣路隨站出來為李德裕說話,他沒有為那些誣告內容糾正,因為誣告內容都是捕風捉影,本來就不好糾正。他隻是說,李德裕絕不會如此,我敢以性命擔保。

文宗皇帝頭腦清醒,他突然預示到這是黨爭。所以,他拒不理會這些人對李德裕的誣告。李德裕所以幸運,全是因為接收誣告他的文宗皇帝不那麼昏庸。要知道,任何捕風捉影的誣陷隻需要接收者冷靜地思考一下,就必能找到破綻。

李德裕再度歸來後,與唐武宗一起進行了一場曆史上最有名的運動,那就是滅佛。自武則天登基之後,佛教長期盛行,各地廣建寺廟,寺院開支的惡性膨脹,嚴重損耗了唐朝國庫的資財。唐武宗李炎信奉道教,他登基之後下詔廢佛,作為丞相的李德裕對皇帝的這一舉措豎起了大拇指。事實上,李德裕對佛即使談不上反感,也是相當沒有感覺的。

自元和後,朝廷下令禁止民間私自剃發為僧。徐州的節度使王智興很有經濟頭腦。根據經濟學原理,若某種資源供不應求的時候,則可以人為規定一個較高的價格而不以消費減少作為代價。王智興清楚地看到當時的和尚名額是非常非常緊俏的資源,他便先向皇帝上書報告,說馬上就是皇帝的生日了,他為了表示忠心和孝心,要修建一個壇,招募和尚來為皇上念經祈福。皇帝當然很高興,就答應了。王智興有皇上的同意在手,他便到人力來市場上發布消息說,我這個地方有和尚的名額,二千大錢一個,先到先得,售完為止。

做和尚最大的好處是不用繳稅,因此當時有好幾口人的家庭看到隻要花兩千錢就可以讓一個人免稅,都紛紛地讓自己的兒子去報名當和尚。本來徐州在淮河北麵,河對麵的老百姓們眼見有這種好事,也都衝了過來,一時間淮河上交通一片混亂,堵船情況嚴重。

這讓李德裕非常反感,他趕緊向皇帝上表,說我發現王智興把賺的錢都塞在腰包裏了,但江淮沿岸一下子好多人都不納稅了,以後國家的錢糧怎麼辦啊;另外,淮河上的交通狀況堪憂,由於人太多而且普遍素質都不高,淮河的水麵上都飄滿了各種各樣的垃圾,再不禁止這種行為,估計以後我們又得投入巨資去治理淮河了。皇上一聽覺得很對,趕緊下詔禁止。

另外一次是,亳州的和尚宣稱他們發現一口可以治病的泉水,號稱聖水。周圍的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雖然都沒有試過,不過都相信這水的確很有靈效。結果南方的人便每十家選出一個代表去取水,每鬥水三十千錢。李德裕聽說後,立刻讓人把那幾個和尚抓了起來,他說,以前吳國有聖水,宋國、齊國有聖火,但最後證明都是假的。你們不好好去念經,居然還想來騙人,簡直豈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