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睜著眼睛說危言(2)(1 / 3)

盧杞走後,那些疑惑不解的女人們都出來問郭老將軍:“您平日接見客人,無論是多麼重要的人物,你從來都不避諱我們在場,為什麼今天這樣一個低級官員來,您卻如此慎重呢?”

郭子儀以久經世故的口吻說道:“我這一生什麼樣的人都見過。所以我看人還是很準的。你們說的剛才的那個年輕人,你不要看他恭敬有禮,很有教養的樣子。但他卻是個小肚雞腸,睚眥必報的人,而且,我看他的城府相當深,所以將來必能登高位。”

這些女人頭發長見識短,不理解郭老將軍的意思。郭子儀就解釋說:“他的長相有缺陷,而你們被我寵壞了,見到他的相貌後,肯定會肆無忌憚的笑,他必定會懷恨在心,將來就不會有我們好果子吃的。”

後來的事情證實,郭子儀沒有走眼。盧杞在剛任宰相不久,就開始對從前嘲笑過他的人下手。隻有郭子儀不但沒有被他動過,反而特別尊敬郭子儀。應該說,我們寧願希望郭子儀看走眼了。但事實卻不是這樣。盧杞的對他人的打擊報複的武器隻有一個:危言聳聽似的誣陷。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楊炎之死。

楊炎是唐帝國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宰相,他才能出眾,政績顯著,並且曾成功地推行兩稅法,為帝國國庫積聚了大量錢財。又由於其為官端正,有著良好的為官節操,所以在朝廷中有相當高的威望。他與盧杞的恩怨源於他看不起盧杞的為官之道。在與盧杞的幾次交流中,楊宰相都對盧杞以鄙夷的態度視之。這種態度要求盧杞必須要除掉他。

盧杞開始不動聲色,暗中布置對楊炎的複仇。

他的第一步是找到了朝臣嚴郢,嚴郢因與政見而結仇於楊炎。盧杞找到他,許諾給他以尊嚴和複仇的快感,嚴郢立即展開行動,他知道從楊炎身上即使下十倍功夫也不能起效。於是,他向楊炎的兒子——常使他父親蒙羞的兒子——楊弘業身上下手。在對此人調查了多日後,他把罪證交給了盧杞。盧杞向皇帝反應,皇帝下令追查,追查的結果就是,嚴郢的調查很嚴謹,幾乎條條屬實。盧杞的第一步成功,立即展開第二步,他暗示皇帝,楊弘業所以敢於犯下數量繁多的罪行,無非是仗勢而已。

楊炎就這樣成了調查對象。

在多日的調查後,盧杞發現楊嚴這個人的確是傳統官箴所要求的那種官員。他隻找到了兩條罪狀。一條是楊炎曾經將自己的房產抬高價格賣給官府;一條是,楊炎對皇帝的命令置若罔聞,而把家廟建在了曲江池邊。

在經過全方位的分析後,盧杞決定用第二條來把楊炎扳倒。

曲江被認為是王氣所在,玄宗朝,一位大臣想把自己祖先的墳墓立於此,遭到玄宗的訓斥。後來成為定規,楊炎把家廟立於此,肯定不是刻意為之,而很可能不知道這樣的事情。但盧杞卻在德宗麵前危言聳聽道:“玄宗朝不過昨日之事,楊炎肯定知道這樣的定規,卻在此地立家廟,這是要謀反啊。”

這顯然是危言聳聽,但這些話卻讓德宗皇帝放在了心上。不久後,楊炎被貶為崖州司馬。後在盧杞的繼續危言聳聽下,楊炎被賜死於赴任途中。

危言聳聽是把一件確有其事的事情無限製地誇大,在帝製時代,沒有什麼比謀反更讓皇帝提高警惕並惶惑的了。盧杞的成功就在於,他把楊炎的事實一步到位地危言聳聽到了皇帝不能容忍的極限。所以,他成功了。

但盧杞的危言聳聽的之本事還不僅限於此,有時候,他還能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將一個人的影響力誇大,使他去承擔無法承擔的責任。顏真卿之死就是盧杞在這方麵的成名作。

顏真卿是太子太師,又是當時著名的書法家。在安史之亂中,他以地方官的身份與職責誓死抵抗叛軍,並在叛軍的後方采取遊擊戰術,攪擾的叛軍不得安寧。德宗朝,顏真卿已年逾古稀。他與盧杞為什麼會結仇,各種原因不是很清楚。總之,盧杞宰相對顏真卿很是反感。

盧杞尋求除掉顏真卿的時候,發現要比除掉楊炎更為艱難。不過,不久後,李希烈給了他機會。李希烈是遼西人,德宗時被任命為淮西節度使,後晉升南平郡王。後來又兼任平盧、淄青節度使,奉命征討割據淄青的李納。不過或許是本家關係,李希烈在討伐過程中突然反戈一擊,將派他前來征討的唐帝國當成了敵人。他的勢力發展迅猛,短時間內就鼓動了河北藩鎮朱滔、田悅等人造反,他自稱天下都元帥。

當帝國的所有臣子都在為如何平息這場暴亂而心憂如焚時,盧杞很平靜地向皇帝建議,應該派顏真卿去敵營,憑他德高望重可抵百萬兵,若派這位老人家前去勸降李希烈,必定能馬到成功。

這如果不是他糊塗透頂,就是在反其道的“危言聳聽”。他刻意地誇大了顏真卿的影響力,真正目的無非是想把顏真卿推進深淵。皇帝並沒有多想,他似乎對顏真卿的影響力也估計過高了。他派出了顏真卿,結果是,顏真卿來到李希烈營中,在談笑自若地宣講朝廷的恩典時被李希烈禁錮,後被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