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姥姥每天做早飯都熬南瓜湯,期望這媽媽開開大胃,糠糠也開開小胃。
今天老爺一邊吃飯,也一邊勸這二位,但都不管用。
姥姥不失時機地給媽媽盛上半碗南瓜湯,意猶未盡,又補一勺。媽媽剛要咧嘴,糠兒不幹了,哇哇地哭起來,擺手不讓姥姥再給媽媽盛了。
姥姥放下飯勺,隻有歎息了,問他:“不氣你媽了?表示同情了,又有同感了……”
他不住點頭,看姥姥不盛了,才止住哭。
姥爺也看不懂了,還是那句話:“這是向著你媽呀!”
媽媽又被兒子感動了,說:“還是兒子理解媽……”
他一擺手,生氣地說:“媽媽,就不吃飯。”
被樂著
大兒諫,極不愛學習,從小學到初中,就沒進入過狀態。二兒糠,好好吃飯的時候不多。
諫幾歲時,一天聽他姥爺說他已有了屬於自己的責任田了,立馬很高興:“我有地了,可以不上學了……”看著他自我陶醉的樣子,我們真有些不知如何是好,趕緊告訴他,那種想法不對:一個人不論有沒有地種都要入學讀書……他聽了一臉惘然。
三年級時,語文老師布置課上作業,抄一段美文:大意是觀看一個小動物……先長出前腿,後長出後腿……他最先撩筆表示抄完了,老師拿他的本一看,是抄完了,但他給簡化的就剩四個字:前腿,後腿。
糠兒已三周,至今QQ星鈣奶每天得三盒。他愛吃的飯,頂多著調吃一次,下次再吃他就玩筷子,玩湯匙,要不就占著碗看著,幹吃不見下咽。
正常情況下吃飯,都得拿幾個他害怕的人嚇唬他,如姥爺去給劉滿意打電話,讓劉滿意來喂他;大哥去叫劉燕她爸來喂她;誰去叫成爺爺拿針頭來紮他……可這些方法用得多了,就不好使了,他必定在長大,辨別能力在增強……
如果哪會他心情好,說想吃雞蛋炒米飯了,想吃餃子了……他姥姥立刻第一時間給他做好,盛上,看著他或喂著他把膳用下。看著他大口吃飯,並不是常有的事,所以我們一家都很高興。
十八歲的諫兒去石市讀技校,學個技術吧。那晚打回久違的電話報平安,我還沒說上幾句,正玩得起勁的糠兒蹦高夠著要我的手機:“我說,我說……”夠不著,又是看我又是向手機招手。換了別人也可能不會理會一個小孩子的天真舉動,但我還是不情願地把手機給了他。
他拿過手機,小大人一樣,用他特有的有點含糊不清的童音對他大哥說:“好好學啊!”
他大哥聽了小弟的話,也禁不住笑了,回了他一句:“行——你好好吃飯!”這兩個臭小子,讓一邊的妻和我都忍俊不禁。而且所有的親戚聽了他哥倆的對話,都忍不住笑。
氣著了
昨天糠兒剛過了三周歲生日,今天就不買她媽媽的賬。
生日宴上我見他竟吃著青菜了,端著半小杯杏仁露頻頻敬酒,連平常比較畏懼的老姨夫也照敬不誤。
可能昨天的高興勁還未消退,就粘著他姥姥玩,午睡都放棄了。
待到晚上門市關門,上了車,看著初上的華燈他還有說有笑,快到家時卻奄奄欲睡。媽媽把他包嚴抱進屋裏,他已睡得很實,隻得蓋上被任他睡。晚飯都過了,卻叫不醒他。
我說不叫也罷,擱誰睡著被叫醒都很難受。他媽媽怕他賣了飯頓兒,誰讓人家正長身體呢!放下他的賬簿,費了好大的勁,才把他叫起,真是千呼萬喚。
起是起來了,他一臉的難受,懶洋洋的,繾綣地伏在媽媽懷裏不動彈,要不就懶的張嘴,不得勁就不是好嚷。抱著他的媽媽方覺不妙,看看他的小臉,直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