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小說(2)(3 / 3)

說養就養,他們到克鎮大牲畜市場去買。聽說哪裏有好牛也不放過。一般都是成玉和父親去看中了,價談妥了,過兩天成玉和小俠再去牽牛。

東一頭,西一頭,南一頭,北一頭,牛群一天天壯大,最後達到二十多頭,加上不斷生下的牛犢,突破了三十頭。小牛犢一出生就特惹人喜愛,剛從娘胎出來,還不睜眼睛,被舔掉胎衣就倔強的哆嗦著往起站,站不多時就學走路,那叫拜四方。吃過幾次奶後,也被牛媽媽舔的幹幹淨淨一塵不染了,它開始圍著媽媽撒歡,過幾天,撒的更歡了。好像是對風過天空的好奇,也好像是對草長鶯飛的不解。

成玉和小俠看著小牛犢撒歡滿院跑,真想像抱自己的孩子一樣抱進懷裏親親它,可是又怎麼能抓得住呢!小牛犢撒起歡來,真是“小馬乍跑嫌路窄”,又太像淘氣的孩子了,他倆望牛犢興歎。牛犢越大越不聽話,鑽進大門外的玉米地裏,順著一條壟瘋跑,撞斷玉米秸無數,他倆心疼不已。有時又怕牛犢跑丟了,可一轉眼又從另一條壟跑了回來。

小俠早換掉了喇叭褲,牛仔褲,眼鏡也不戴了,一身粗布衣裳,撲倒身子幹活。成玉放牛的時候多,她和父親母親一起伺候莊稼,強兒和蓮蓮放學就幫著割草。蓮蓮還不會使鐮刀,就用手薅,一個夏日的傍晚,遠處山雨欲來,穿著大姑小時候穿過的舊大褂的她,兩隻小手都被草染綠了,她渾然不覺,抱著草往回跑去喂牛犢。

牛群有幾頭黑白花,兩頭黃白花,幾頭黑牛,幾頭黃牛,還有一頭白牤牛,是大白花下的,他成了牛群的頭領。

那兩頭黃白花是他們在大牲口市場聽到的信息,就打聽著到東彎子去買,花了三千元買了二白花,又同樣在小美林花了四千元買了大白花。還不到一年,就有人以同樣的方式找上門來說啥也要每頭給一萬塊錢買走,他們沒賣。

誰知二白花在家受過傷,後胯摔傷過,當時隻看出它右後腿吃力,賣主說沒事,這牛肚子裏有犢,你們買回去穩賺不賠。可到了生犢的時候,才壞事了,它生不下來。獸醫白忙活了一天多,大牛小牛都沒保住。成玉和小俠急得直落淚,還是父母親有主見,皮肉一處理,還回來七千多,趕緊勸他倆不用太著急。

92年夏天,大黑牛滾到溝下,起不來了,他倆在溝裏陪了一宿,讓它盡量趴著,因為牛怕打滾。第二天總算讓它站了起來了。

他們一邊要把莊稼種好,一邊要把牛羊好,累得他們都爬不起來了。他們才明白,牛群太大了。

牛群過大還是小事,最要緊的是,當時鄰居們都看出了紅,開始買牛養了,每家的牛都在增多。

鄉裏又下來買牛貸款,後來貸款手續都省了,有汽車直接把牛拉進村,誰家牽牛一記賬。

牛的大量增多,草成了問題,那時還沒發明圈養。超過了草場的承載能力,眼看著牛在變瘦。可村民們還在買牛。

他們隻得商量賣牛了。

四讒言者

讒言舅媽桂琴,一米八的個,活像一根電杆,誰家的和諧日子她準能給攪渾。其實她隻有一個目的,攪渾了以後,她在去說和,為賺點好處。可是好日子一旦被攪混了,就沒法變清了。她攪渾的人家太多了。

她早就盯上成玉和小俠了。在集市上,她主動和小俠的娘家媽搭訕,對她說:“親家母,你看成玉他們在城裏打工多好,像城裏人一樣。現在小俠累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我看還不如去城裏打工呢……再說養牛也不掙錢……”

牛的行情在走下坡路,成玉和小俠決定賣牛。但是在具體的賣牛過程中,看法產生分歧。讒言舅媽適時出現,一走一過給小俠出餿主意。起初小俠還不為所動,曾對成玉說,給人家出主意,自己過得還那麼緊吧。

隨著少部分牛的不好出手,成玉和父母親決定降一點價,趕緊出手。從價錢上小俠與其他人分歧更大了。

小俠常常因賣牛的事回娘家,老媽就想起桂琴的話,也好讓小女輕省些,勸她再去城裏打工。

讒言舅媽為了套小俠的實底,讓她把賣牛款都帶回娘家,出於各種原因,小俠做不到。但由此她也更怨恨成玉及其他人。

小俠去了附近的城裏打工。

她偶爾回來看看孩子,與誰都沒話說。他想發泄,想表達,寫在紙上的,就那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