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聶將軍之歌(1 / 2)

1900年7月9日淩晨,聯軍的行動開始了。

按照事先製定的計劃,日本騎兵大隊,共一千餘人,首先出動,向離城十五裏的紀家莊發起攻擊。他們的目標是從紀家莊迂回,繞道八裏台,從背後襲擊聶軍。與此同時,英軍和俄軍主力六千餘人從正麵向聶軍發起攻擊。他們從大營門向小營門、馬場道一帶的聶軍陣地不斷發起衝鋒。此時,聶軍的官兵們已連續血戰八晝夜,人困馬乏,加上孤立無援,漸漸難以抵擋。激戰兩個小時後,不得不沿著馬場道向八裏台撤退。

八裏台位於天津城以南約八裏處。這是天津城的最後一道防線,如果失守,天津將危在旦夕。聶士成下令部隊重整旗鼓,準備全力迎敵,堅決守住陣地。夏日的清晨,微風拂麵,帶著一絲涼意。晨光中放眼望去,四周殘壁斷垣,滿目瘡痍。陣地前靜悄悄的,隻有遠處不時傳來零星的槍炮聲。這是大戰前的寧靜。聶士成知道決戰的時刻就要到來了。

然而,就在這當口,一件令人痛心的事發生了!

傳令兵送來了朝廷的諭旨。這是一道對聶士成處分的決定。諭旨雲,聶士成“不知振作”,久無戰績,著革職留任處分,戴罪立功,同時要他“嚴督所部各營,迅將紫竹林洋人剿辦,並速恢複大沽口炮台,以贖前愆”。

據史料記載,這個處分是團民告狀的結果。他們誣告聶士成“暗中通夷”,這個罪名可不小,但卻是莫須有的。可在朝的強硬派大員早就對聶士成不滿了,尤其剛毅更是要將聶除之而後快。他們原先打算將聶士成革職治罪。不過,慈禧心裏明白,眼下打仗還離不了聶士成這樣的將領,這才決定暫時不殺,改為革職留任,戴罪立功。

聶士成接到諭旨,悲憤莫名,眾將更是忿然不平。然而,事情並未到此結束,接下來,聶士成更為擔心的事又發生了。

天津義和團得知朝廷諭旨,歡欣鼓舞,彈冠相慶。為了報複聶士成,他們衝進聶府,抓走了聶士成的母親和妻女。據《拳變餘聞》記,聶士成聞報,急派人去追,可部下新招募的一營士兵,多數都參加了義和團,追趕途中發生嘩變,大呼聶軍反了,並打起橫槍。

追趕的士兵見此狀況,不知所措。有人回來報告,請示辦法。營官宋占標氣得大罵,要親自帶人去追。但被聶士成大聲喝止。他知道已經沒有時間了,大戰就要開始。此時,他顧不了那麼多了,必須集中所有的兵力以抵擋洋兵的進攻。

宋占標大喊:

“大帥不可!”

聶士成怒道:

“軍令如山!”

說完這話,他便大步衝向陣地前沿,一言不發。朝廷的枉斷以及嚴重的內耗使他的心理備受摧殘和折磨。聶士成既氣憤又委屈,兩頭受氣,上不見諒於朝廷,下則見恨於拳民,唯有以死明誌。

早上六點多鍾,隆隆的炮聲響了起來。聯軍主力從正麵向八裏台發起進攻,而擔任包抄任務的日軍騎兵則突破紀家莊防線,繞至八裏台側後,分成兩路,一路占據八裏台後方的橋梁區域,一路攻占紀家莊三岔口一帶,對聶軍形成前後夾擊。

聶士成已無退路,唯有血戰到底。戰鬥開始了。聶軍堅守陣地,奮勇反擊,聯軍士兵的進攻一次次被打退。聶士成身先士卒,親臨一線。敵軍久攻不下,開始發射毒氣彈。這種炮彈奇毒無比,幾百米內人畜立亡。據說這種炮彈先前隻在非洲使用過,後被國際法所禁止。但這次為了攻破聶軍防線,聯軍竟不顧國際公法再次使用。

在聯軍毒氣彈的攻擊下,聶軍的官兵成片地倒下。他們當時並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難聞的氣味在空中彌漫。這是死神在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