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天津保衛戰(1 / 3)

其實,戰爭早已打響了。

1900年6月10日,當西摩爾聯軍不顧清政府的反對,從天津開拔,直隸地區的戰鬥就已經開始。

最先做出反應的是義和團。當西摩爾聯軍北上的消息傳出後,京津鐵路沿線村莊的義和團便被動員起來。他們扒鐵軌,拆橋梁,砍電線,以阻止敵軍的前進。11日下午,聯軍到達落垡,由於鐵路被毀,不得不停車修複,義和團乘機發起了勇猛的攻擊。團民們衝到聯軍的近前,利用大刀長矛,與敵軍貼身肉搏。聯軍的洋槍洋炮無法施展,被迫退向車廂和車站,憑借有利的地形頻頻向義和團開火。義和團也不示弱,他們找來抬槍予以還擊,並不斷向敵人盤踞的車廂和車站發起衝鋒。激烈的戰鬥一直持續了三四天。有目擊者稱,義和團表現得異常英勇,他們成群地衝向敵軍,又在敵軍的槍炮下成群地倒下。僅僅13日一天,義和團就向聯軍發起兩次衝鋒。盡管“死傷甚重”,但卻阻擋了聯軍的前進。從天津到北京隻有一百多公裏,坐火車半日可達,可西摩爾聯軍走了四天才掙紮著開到廊坊。

6月13日,直隸武衛軍接到了參戰命令。這天傍晚,聶士成趕到督署,裕祿早已在書房等候他了。一見聶士成,裕祿便拿出朝廷的諭旨,要求聶士成立即將全部軍隊調回天津附近沿鐵路扼要駐紮,對北上聯軍“實力禁阻”,如有外兵擅入京畿,“定惟裕祿、聶士成、羅榮光是問”。

麵對日益混亂的局麵,聶士成原先並不主張與外國開釁。他親身參與了甲午戰爭,對其教訓記憶猶新。他清楚,僅憑中國現有實力,要與多國開戰,很難取勝。但聶士成並不怕死。他是一個有血性的軍人。既然洋人已經挑起釁端,作為軍人唯有以死相拚。離開督署後,他立即進行部署,令楊慕時率隊開往保定駐防,令邢長春馬隊等開赴廊坊、楊村一帶,對北上聯軍堅決阻擊。

6月17日,大沽炮台失守,戰爭進一步升級。此時,距清廷對外宣戰尚有三天,但天津附近的戰鬥已相當激烈。

大沽失守後,大批侵略軍由此登陸,向天津進犯。沿途軍民自發進行抗擊,他們扒掉大沽至天津的鐵路,向聯軍發起襲擾。17日午後,陳家溝和武備學堂等多地發生戰鬥。武備學堂位於天津英租界對麵,地理位置重要。為了控製海河兩岸,英德聯軍向這裏發起進攻,堅守在學堂內的數十名學員英勇戰死。直到天津軍民聞訊趕到後,英德聯軍才撤回租界。

天津租界位於紫竹林,如今早已成了聯軍的武裝據點,大批洋人聚集於此,對天津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早在大沽失陷之前,聯軍就以這裏為基地,不斷向外發動襲擊。攻擊武備學堂的聯軍也是從這裏出發的。大沽失陷之後,裕祿召見聶士成要他派兵包圍紫竹林,防止聯軍向天津進犯。天津附近的義和團聞訊也趕來參戰。

18日,天津保衛戰拉開序幕。為了防止租界內的聯軍向外出擊,聶軍在各處設卡,一旦發現洋兵立即進行阻截。武衛軍架起大炮,向租界內頻頻轟擊,租界內的聯軍也還之以炮。雙方互相炮擊,租界內洋房被焚毀不少,武衛軍的工事也遭到破壞。槍炮聲從早至晚,持續不停,日暮之後,天開始下雨,但戰鬥仍在繼續進行。

就在紫竹林激戰之時,沙俄軍隊兩千多人從大沽趕到老龍頭車站。曹福田聞訊率領團民向老龍頭車站發起進攻。老龍頭車站與紫竹林租界隔海河相望,不僅是租界的重要通道,也是通向京津的戰略要地。雙方激戰十個多小時。有資料稱,此役俄軍死傷“五百餘人”。[439]

6月下旬,天津周邊地區的戰事日趨頻繁。在紫竹林附近,雙方你爭我奪,互相拉鋸。聶士成的武衛軍打得極為出色。聯軍多次試圖衝出租界都被擊退。

然而,形勢並不樂觀。大沽口失陷後,各國不斷增兵,天津地區的聯軍數量越來越多。22日,從大沽登陸的二千多增援聯軍突破義和團防地,進入租界;四天後,被圍困於廊坊的西摩爾聯軍在前往增援的聯軍支援下,也撤回天津租界。此時,租界內聯軍兵力陡然加強,總數達到一萬三千五百餘人,這還不包括武裝教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