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向寄賀卡朋友的致歉書(1 / 1)

新年到了,照例會收到許多朋友的賀卡,也會寄出許多給朋友的賀卡。

一張賀卡,一份溫群,一份久久縈繞在心頭的柔情蜜意,淡淡地,暖暖地,甜甜地,如嚼橄欖,如沐春風。

起初收了幾張賀卡後就趕快回了幾份過去,朋友搶先了就不敢再慢待,來而不往非禮也嘛!漸漸地,賀卡卻越來越多,元旦前後幾乎每天好幾份,雖然心中高興,賀卡越多說明朋友越多嘛,但凡事都有個度,過猶不及,過度了則容易走向事物的另一麵。以我個人情況而言,還沒忙到連給朋友寄賀卡的時間都沒有,更沒有窮到連給朋友寄賀卡的錢幣都沒有,但我還是決定,不再給朋友回賀卡、寄賀卡了,敬請朋友們諒解,我在此深深表示歉意。

理由隻有一個,有關方麵多次從環保角度說,4000張賀卡就是一棵大樹!

為了保護我們的大樹,為了少砍或不砍我們的大樹,還有小樹,我不再寄賀卡。

多年前我去眉縣齊鎮,鎮子中間的大路中間,有一棵古老的大樹,樹已枯幹得少有枝葉了,但這裏的老鄉卻沒有把它砍掉,這很令我感動。我在那樹前站了好長時間,我由衷向這裏的老鄉致敬。

揚名海內外的黃山迎客鬆,到我上黃山那年已大大失去了迎客的風采,當局不得不用鐵杆把樹枝撐起來,把樹幹圍起來。

中華人文初祖的軒轆黃帝陵廟,為什麼幾千年的古柏依然蒼勁?為什麼周圍山巒多是荒涼禿頹,唯獨黃帝陵所在的整整一座山卻是綠色蔥蔥,鬆濤陣陣?不就因為老百姓對這鬆柏的頂禮膜拜麼?

我去福州廈門時,就見到不止一棵樹在汽車道或自行車道上,人車都是繞樹而過。我仰望這大樹.實際上在仰望這裏的民風高尚我世紀末在南寧待了幾天,這個一片蔥綠的城市把大樹保護得極好。

我們住的大賓館前麵有個大型食屋,進去一看,兩人粗的幾棵大樹就在裏邊,從根到枝,都被包裹得極好,實在令人感動。

相反,我們大西北遠不如南方雨水充沛,長一棵大樹談何容易,但我們許多人卻全然不把保護古木、愛護樹木當一回事。有一個縣,為了所謂整齊劃一,打著山川秀美的旗號,幾天時間就可以把成百上千的大樹全砍掉!有一個林場,竟然以樹木老化需要更新而寫個條子就瘋狂砍伐,老樹伐掉了,新樹卻沒栽上幾棵。

俗雲十年樹木,其實十年時間隻不過是一棵樹長得有了點樣子,處於樹木的青年時期,它正在生機勃勃地開始對大自然,更對人類貢獻它的青春。我們的國土上本來樹木就少,特別是多半個中國的西部地區、三北地區,許多地方禿山禿嶺禿溝禿坡,說得好聽叫粗獷,而實際上是百姓連褲子也沒得穿的窮恬惶。沒了樹,沒了草,沒了雨水沒了鳥,沙塵暴肆意狂妄,竟然威脅到祖國的心髒,這還得了?反觀日本島國,一片鬱鬱蔥蔥,卻一毛不拔,~樹不伐,大批從中國進口一次性筷子,我們窮,窮得為了一點錢而伐自己本來就少得可憐的樹,然後供給人家筷子,我們怎麼就這麼……

說得多了,就此柯住,現在人都愛聽好話、奉承話,沒人愛聽這想起來叫人難受的話題。公元新年和農曆春節之間,是人們熱鬧的時節,賀年卡就是這增添熱烈氣氛的祥和之舉,但想起了上邊說的這些,我,我們,寧可減少一份短暫的溫馨,卻願和朋友們一起,為了我們祖國的明天,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為了我們環境的優美和生存質量的改善,寧可少發一張賀卡,也要保護我們頭頂上的一片綠葉。

(栽2005.2《陝西日報》《各界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