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人看見了老虎就想吃虎肉,這人是誰呢?
是孩子們麼?上大學中學小學以至幼兒園的小朋友大青年們,或從書上電視上,或大人領到動物園,看見了那威風凜凜的老虎,不管他是什麼感想,決然不會產生吃老虎的念頭。
是工農兵麼?那整天忙碌辛苦於第一線的春種夏管秋收冬亦忙的農民,那車床車間建築工地馬路上爐火前汗流浹背的工人,那冰天雪地烈日熏蒸衛國戍邊的解放軍戰士,那些各條戰線的勞動者,你問他們想不想吃老虎肉,他一定瞪你一眼,感覺你是個精神病。
是政府官員麼?那各級各地各條戰線大大小小的黨政官員以至公務人員白領階層,他們要嚴格按照黨和政府的各種方針政策結合法規辦事,他們不僅要執行而且要研究製訂各種有利於國家社會經濟政治發展的舉措,國家有動物保護條例,世界有自然保護條約,他們誰敢執法犯法踐踏法令,想去嚐一嚐老虎肉呢?
那還有誰想吃老虎肉呢?是離退休在家的老幹部,是退下來賦閑在家的退休者,是沒有工作的城市家屬婦女,是進城打工者,還是埋頭於書齋的知識分子?似乎都不是。
當然總能找三五個想吃虎肉者,如官場上的腐敗分子,如發了點財錢多得沒處花的暴發戶,如終日無所事事隻是混點牙祭的閑入或稱流氓無產者,諸如此類,還可檢索出一些。
但這最後一類人能有幾多呢?能占整個人群的百分之幾呢?
而偏偏有媒體作為知音,向想吃虎者送上一條”特大喜訊“:2002年12月27日陝西一家報紙竟然以黑體大字標題刊出:三亞擬允許公開吃老虎
這則消息稱,”本報海南消息,24日,100隻盂加拉虎乘坐飛機來到海南三亞落戶。“”未來幾年內,三亞有望成為世界上唯一能夠公開品嚐老虎肉的城市,這是記者昨天從三亞市政府及三亞邁迪公司獲悉的。“”據介紹,根據三亞邁迪創建有限公司發展規劃,未來十年內,將繁殖孟加拉虎3000隻以上,並由此向中國大陸各省市以及世界各國推廣。老虎大批人工繁殖,使吃老虎成為可能。“”三亞邁迪公司泰方股東決定實施‘以虎養虎’計劃,即將繁殖的老虎拿來供人食用。“這則報道竟煞有介事拉出”泰國政府“來保駕。
“據稱泰國政府此前已向聯合國動物保護協會提出了此項申請,聯合國動物保護協會將在該公司繁殖老虎至1000隻時,才考慮批準事宜。”說得何等逼真啊!又是三亞政府,又是邁迪公司,又是泰國政府,又是聯合國動物保護協會,這麼多政府機構乃至世界機構,言之鑿鑿,將信將疑的讀者是不是要俯首聽命呢?
但讀者也不是那麼好騙的,上千人上網留言,對此表示強烈憤慨和不滿,本人也在這張報紙上看出破綻:這麼“轟動”的消息怎麼前後不見記者署名?既是“本報海南消息”,怎麼不見本報記者或本報特約記者的名字?百字的小豆腐幹也有署名,這麼大塊的消息,怎能疏忽得遺漏了記者的尊姓大名?
奇就奇在同是12月27日的《北京青年報》九版.黑體大字標題刊出:“允許吃虎肉”純屬無中生有。本報記者曾鵬宇報道。
在文內“三亞市政府予以明確否認”小標題下,市政府有關部門工作人員表示:“這是不可能的。吃老虎肉不僅違法,也不是什麼值得光榮和自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