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嶺西安一段最高峰的陝西電視台九號山發射台,當地人稱和尚嶺。
叫和尚嶺是老百姓說那山頂上禿禿光光,隻能長些高海拔區生長的小
草。有幾棵矮矮的小樹夏日也綠葉盈盈,但很快就光禿得一葉不存,通體烏黑,如虯龍般蒼勁。別看它高不過一兩米上下,樹齡卻比你的年齡大得多,動輒上百年幾百年。山上人讓我看一個鋸切的樹根,那年輪細密得幾乎要貼在一起,很讓你吃驚,感慨!
而就在這樣的植物稀疏、動物不來的山頂上,長年駐紮著我們搞電波電視傳送的電視技術工作者。
最令我吃驚的是當我走進這兒的廁所,幾個大便坑的上方儼然貼著”嚴禁在大便坑小便“的紙條。由於廁所瓷磚貼牆、幹淨整潔,這個條幅顯得格外醒目。這讓我不解。
山上是艱苦的,什麼都要從山下往上搬,現在通了汽車,原來一切糧菜油鹽全是肩抬背扛爬幾十公裏山路人力背上去的。山上缺氧,爬個小坡會喘息半天,我們有幾個人一晚上失眠睡不著覺。山上缺水。常說是山高水高,那是就綠色山峰說的。火焰山就沒有水。這裏也沒有水,是在半山弄個水泵硬打上來的,而半山上的水也有限,這裏水就更珍貴了。
我用過一次這山上的大便坑,一摁按鈕,”嘩“的隻一下就衝得千幹淨淨。而小便池的接鈕一摁,隻有很小一點細流。
答案就在這兒:小便在大便坑裏,不衝吧,熏得整個廁所發臭;要衝吧,”嘩“一下那是多少水啊!
珍貴是缺失而產生的價值。缺失,往往能逼出人一個高境界,因為它暗合了人類應該珍惜一切自然資源這一重大命題。
在我們眼前肆意糟蹋自然資源的事真是太多了:建築工地上大水管子嘩嘩嘩水流日夜,校園裏學生食堂廁所常常是水聲嘩嘩,街邊的洗車小鋪洗不洗車都是水流不斷,小食堂的洗碗池放滿了碗卻沒人洗而讓自來水自然流衝。我去一個小別墅,主人水澆花園,這頭水進,那頭水出,人下水道,憑其自然…一去一朋友家,家庭主婦正在說一個十六七歲女菝,不知是女兒還是小保姆:攢上一些衣服再洗,不要一兩件衣服就用一回洗衣機……看那女孩嘴撅著不大服氣,我就插了嘴:論你們家再多五倍十倍的電費水費也能掏得起,隻是一兩件衣服就用幾大桶水,太浪費水了。水有多寶貴啊!
女孩盯了我幾秒鍾.衝我點了點頭,離開了。女主人愣了一會說,你說的有道理!
道理大家都懂,但常常是一到具體事情麵前就忘了這些道理。真正不懂道理的,除了無知,如小孩等,那就是層次有限了。
想當年,八水繞長安,那是何等水流潺潺林茂草盛啊,如今西安城一條灞河也不過半水而已,一條滬河更是一條渠罷了。千年曆史,固然有自然界的變化,更多的是不是由於人為的肆意揮霍窮奢極欲呢?
也才幾年前,西安常常水荒,曾有南人來秦攜得大桶自來水以解小孫兒的幹渴之急的笑話,但那時確也家家常備水,人人知水難。幾年間,黑河引水工程及石頭河水庫數百裏水流西安,西安人才不再有缺水之憂。那麼,是不是就該好了傷疤忘了疼,糟踐浪費不心疼呢?
西安缺水,酉北缺水,京津缺水,南方城市如今也缺水。其實整個中國、整個世界都缺水,這是不爭的自然現實。那麼,要不要這世界上的每個人都要有點節水意識呢?
節水、節電、節能,節約每一種自然能源和社會財富,這是人類傳統美德之一,這也是當代人具備不具備綠色環保的高層次高素質的意識的重要標誌。千萬不要以為節約就是不消費,消費和浪費是截然有別的兩個概念。消費是必需,浪費是作孽!
我沒有勇氣在日常生活中去監督和指導別人要珍惜自然,節約能源,我也沒有獻身精神像世界上的保護動物綠色環保人士甚至為了保護海洋去用小帆船撞大艦艇,但我卻可以做到,向和尚嶺的先生們學習,保證自己不在大便池衝小便!
(曾載《陝西水利》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