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媒體管理的發展趨勢(6)(1 / 2)

一、創意產業

所謂“創意產業”就是將人們平時常說的“點子”、“主意”或“想法”產業化形成價值,並帶來就業的產業。

1998年,英國創意產業專責小組首次對創意產業進行了如下定義:“源於個人創造力與技能及才華、通過知識產權的生成和取用、具有創造財富並增加就業潛力的產業。”

從上述定義來看,創意產業具體包括的行業不外乎廣告、建築、藝術品和古玩、工藝品、設計、時裝、電影與錄像、動漫、音樂、表演藝術、出版、軟件與電腦服務、電視和廣播等。

我們認為,作為新崛起的產業,創意產業既有設計、研究開發、軟件、谘詢、會展策劃、印刷包裝等生產性服務的內容,也有信息、文化藝術、時尚消費和娛樂等消費性服務的內容。可以說,創意產業是二、三產業共同發展的結合點,是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內容和新載體。

英國學者約翰·霍金斯在《創意經濟》一書中曾指出,全世界創意經濟每天創造220億美元,並以5%的年增長速度遞增。

1.創意產業的特點

縱觀全球創意產業的發展,可以總結出創意產業的主要特征。

(1)創意產業是高附加價值產業,具有很強的滲透性。

(2)創意企業人員主要是知識型勞動者,擁有能激發出創意靈感的設計高手和特殊專才。

(3)創意產品是文化與技術相互交融、集成創新的產物,呈現出智能化、特色化、個性化、藝術化的特點。

(4)產業技術向數字化、知識化、可視化、柔性化方向發展。

(5)產業組織呈現集群化、網絡化,企業組織呈現小型化、扁平化、個體化、靈活化的特點。

(6)企業管理向信息化、網絡化、知識化管理的方向發展

2.創意產業的保護需求

(1)創意來自技術、經濟和文化的交融,因此它又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內容密集型產業,與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緊密聯係在一起。為此,要有足夠的技術基礎、藝術創造力和企業家能力,才能發展創意文化產業。

(2)創意產業的精髓是人的創造力,廣義的創造力可以存在於技術、經濟和文化藝術三方麵,即技術發明、企業家能力和藝術創造力。創造力必須有知識產權保護才能創造財富。為此,有知識產權保護的製度環境的地方才能發展創意產業。

(3)創意產業主要覆蓋廣告、建築、藝術手工製造、設計、時尚設計、電影及影像軟件、音樂、表演藝術、出版業、電影廣播等。創意產業的發展,催生出一個新興的“創意階層”:創造的核心人群,如科學家、技術人員、藝術家等;以及工作中需要創意、知識的經理人、律師、金融從業人員、醫療保健從業人員。這些行業的音像製品、紙傳媒或外觀設計無一例外的易於複製。

綜上所述,產生創意並不難,難的是在正確的環境中產生正確的創意,並獲得保護性的開發。由於種種原因,中國是全世界盜版最猖獗的國家之一。在為創意產業實施版權保護、商標保護和合同保護的同時,還必須強化全社會的版權保護意識。從提高全社會的版權保護概念做起,建立係統的創意保護體係。

二、著作權法對創意的保護情況分析

《著作權法》第三條規定,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一)文學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作品;(四)美術、攝影作品;(五)電影、錄像作品;(六)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七)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八)計算機軟件;(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二條又進一步明確了作品的定義:《著作權法》所稱作品,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複製的智力創作成果。

就作品的創作而言,“創意”(idea)和“表達”(expression)代表著人類創作活動的兩端。“創作思想”導致創作的發生,而“表達”則是創作活動的結果,存在於創作過程的終點。介於“創意”與“表達”這兩者之間的,是體現人類智慧的創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