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媒體管理的發展趨勢(3)(1 / 3)

2.廣播電視實施開放的發展措施

為了逐步打破數字電視發展的內容瓶頸,加強數字電視內容產業建設,更好地推動我國廣播影視業的發展,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將逐步加大廣播影視市場的開放力度,逐步放寬市場準入,吸引、鼓勵國內外各類資本廣泛參與廣播影視產業發展,不斷提高廣播影視產業的社會化程度,允許各類所有製機構作為經營主體進入除新聞宣傳外的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具體的措施有如下幾方麵:

(1)付費頻道的開辦主體多元化。付費頻道開辦主體多元化首先表現在廣播影視係統內較為嚴格的管理層級被打破。《廣播電視有線數字付費頻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在頻道開辦主體上有了新規定,除中央、省級的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外,中央級廣播影視係統內的單位(如中影集團)也可參與開辦付費頻道。省會市、計劃單列市廣播電視播出機構也可以在中央節目平台中開設付費頻道。其次,付費頻道向廣播影視係統外部開放。擁有節目內容資源獨占優勢的中央單位(如中央氣象台)可參與開辦付費頻道,地方擁有節目內容資源獨占優勢的國有機構(如衛生係統單位)也可以參與合辦。

(2)加大民營資本、社會資本的進入力度。民營廣播影視製作公司是我國除新聞類節目外廣播影視節目的製作主體之一,是廣播影視節目的一個重要來源,但平均來說民營製作公司製作的節目占播出的比例並不高。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正逐步降低行業準入門檻,鼓勵社會資本或機構投資、參與廣播影視製作,提供更多更好的節目;同時,也鼓勵有內容獨占優勢的機構開辦或參與付費頻道合作,增加頻道的專業化和吸引力。在付費頻道開辦方麵,依法設立的廣播影視機構(如縣以上各級電台電視台,國有和民營的節目製作機構)、注冊資金1500萬元人民幣以上、淨資產3000萬元以上的國有和民營機構可參與付費頻道的合作。

(3)向外資開放。黨的十六大把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相區別,明確強調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大力發展和積極引導非公有製經濟,放寬市場準入,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根據中國政府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要求,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積極擴大與國外合作等途徑,充分調動各方麵的積極因素,積極營建廣播影視對外開放的新局麵。

(二)三網融合的相關問題

廣播電視和電信網的融合,被普遍認為是一個大的趨勢,但從管理的角度看,存在較大的難題。長期以來,廣播電視歸口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管理,電信網歸口信息產業部管理。就目前來說,電視的製作管理,包括製作機構許可證以及節目交易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管;在節目內容把握上,中宣部、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都有相應的權力;而在網絡接入上,是由信息產業部負責管理。

在三網融合這樣的重大問題,特別是廣電網和電信網相聯通等問題上,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信息產業部都存在一些分歧,信息產業部認為,廣電網應該與電信網互相進入,有利於網絡的發展與運營;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認為,廣電係統承擔國家對外宣傳的職責,隻能單方麵進入電信網。而在數字電視標準問題上,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與信息產業部同樣存在一定的分歧,這是業內許多人士認為最難解決,也是最為“敏感”的事情。

早在1999年,國家就曾發布82號文件,禁止廣電、電信兩大行業相互滲透。現在過了多年的時間,這份文件顯然已經不合時宜,特別是在IPTV出現之後,這一政策的執行遭遇到了困境,管理上更是遇到了難題。

目前,上海電視台獲得了IPTV業務權,由於是頒證給廣播電視係統內容,其他瞄準這項業務的機構略有微詞。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下一步很可能劃地區管理IPTV運營商,雖然互聯網無國界,但是IPTV的收費、廣告經營等卻不一定能實現全網運營。中國電信能否爭取到全網的IPTV運營權限,關鍵在於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IPTV許可證的資質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