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我們給網絡詩歌一個評語的話,我想更直白一些,這些詩歌大多都逃不出幾個原則:
美女畫皮+兜售色情。“把情色小說的性欲細節描寫分行切入詩歌,用露陰行為挑逗和滿足公眾的偷窺心理,借以產生大麵積的點擊,或者把情欲轉化為消費,以響應現今的市場經濟資本邏輯,這就是‘肉語’的全部生產目的。在木子美、芙蓉姐姐、竹影青瞳的身體語法獲得巨大成功的鼓舞下,黑毛叢生的陰部、塗滿精液的席夢思、昂然的抽插等性欲寫實大張旗鼓地擠進詩歌,徹底猥褻著詩歌美學的神秘和高貴。這種詩歌行為‘藝術’像它描寫的使用過的避孕套一樣俗不可耐。”。這是一位網友對一些網絡詩歌的點評。雖然,不是所有的網絡詩歌都是如此放縱,但是,有不少網絡詩歌是靠“賣肉”維係生存,以此來攫取讀者對詩歌的青睞甚至歡心。
什麼是網絡詩歌?我們看看關於網絡詩歌的一些概念:“網絡詩歌是指使用電腦代替紙和筆創作的,通過網絡發表的詩歌。”“通過網絡發表,是指使用互聯網的Mailing List(郵寄名單),News Groups(新聞組),以及後來出現的各類網站等途徑發表詩歌。”
而且最早的網絡詩歌出現於1993年,詩人詩陽(原名吳陽)1993年3月開始通過電子郵件在網絡上大量發表詩歌作品,1994年在互聯網中文新聞組和中文詩歌網上刊登了數百篇詩歌。被學術文獻確認為曆史上第一位中國網絡詩人。
我們看看1993年3月詩陽在自己的網站(http://shi-yang.org)上發表的詩歌。這些早期的網絡詩歌應該是什麼樣子。
之一:詩意。
風一吹來/就成了精致的傳說/它穿過期待/打動我珍藏的化石/一個春天被無限地點燃/而海水依然保持冷的平靜/火確認了時刻/唯有生命回到瞬間/年代流亡/在我們曆史悠久的血管中/以夢想為理由/我麵對溫柔的逝水/沉默的詞彙/與內心一同淪為理念/我放棄思想/以自身的變化營造四季/我的形體/多次往返於生命的領地/這是個輪回/沒有人的痕跡/歲月逐漸袒露/風景將旋轉的種子藏起/而我被困於記憶的荒野/此時萬物彼此相依/吐出綠葉/隱秘的青藤/為我攀援而上/或者/讓我以古老的時空/吐出果核/向新生的內部進化/詩歌在秋天的收割之後/與泥土繼續生長/我們在語言的鑒照中/看見眼淚/流著水的悟性/它離夢的位置很近/我們打開風的大門/一生充滿/詩的懸念/正如我走向自己的高度/攜水消失(1993.3.25)。
這首詩滲透著時間、生命、自然和詩的渾然交媾。生命是一粒種子,在風的世界裏旋轉,在春的溫暖裏墜落,在時空的隧道裏發芽,在陽光的暴曬中思索。一旦沒有了詩意,生命就在寒冬裏死亡,是一首被春風吹拂的詩,是自然輪回的掙紮與退卻。生命、自然的有限和詩意、精神的無極之間的反差越來越大,這是宇宙拋給人類的一個謎語。這首詩創作於20世紀90年代初,也正是網絡剛剛在中國興起的年代。它是一首從傳統紙質跳上網絡甲板的詩歌,它把傳統詩歌的責任與意識帶向無邊無際的網絡海洋,在自由、快捷、互動的舞台上張揚自己飛翔的翅膀。“麵向大海,春暖花開”。詩歌在新的沃土上尋找新生,但是,它的前途與命運到底如何?我們在焦急地等待。
之二:思念。
我僅僅是一種不可能/如同青春/泥土上升/將我捧起/或者/在我身上/鋪一層塵世/內心美麗/以渴的訴說/水輕輕流過我的身軀/完成情侶的感覺/我看見你以幹涸的方式複現/甘露隨之而降/我的願望將我錯過/大地沉默/將欲行之我挽回/而我的冗長是它忍耐的極限/你伸出生命的氣息/緩緩打開/一座空城於你我之間/我以相約為標記/伸出/看不見的野花/而悲傷的路盤繞在情形之外/錯將你的時辰抵押(1993.3.25)。
思念是一種情緒,是春的訊息,是情愛走向性愛的蟄伏期。思念很美,猶如西施沉魚的靜穆,昭君落雁的祥和,貂蟬羞花的氣息。思念的詩意攜帶著絲絲纏綿,略微有些沉重,還有幾分憂傷。“內心的美麗”像靜影沉璧的西湖,蕩漾著數千年的傳奇。落空的思念是一種精神的死亡,是慢性自殺的痛苦。這是20世紀90年代網絡初現時期的情感特征。在市場經濟漸漸膨脹的漫長梅雨季節裏,讓有著詩意的心靈沉浸在蟬蛻的掙紮中。詩歌的含蓄與矜持,在網絡的頁麵上仍然保留著猶抱琵琶半遮麵的嬌羞。
之三:尋找玫瑰。
在尋找花朵的年代/我的雙手均被滄桑刺破/美麗的嬌容/讓我進入血液/在血液裏看天和看想見的人都很藍/越過一生的容貌/我看見了自己的痛/從指尖傳遞給下一個青春時/血很紅/血液會流去/天下的痛不會回來/花朵落向人間/千百年之後的日子/會很藍/模仿春天的身段/我因此美得飽受傷害/在充滿花朵的秘密中/年代失蹤/我痛得如此可愛/我的夢是不幸的替身/而另一個你自己/已悄然渡過我的血液(1993.6.7 Portland Rose Fest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