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傾斜的平台——網絡泡沫代價慘痛遊戲規則等待建立(3)(1 / 2)

人文精神等待建構。從新浪網站推出的“2006年百部網絡DV影片排座次”活動來看,網絡視頻藝術的最大缺陷就是缺乏崇高的人文精神。網絡視頻藝術固然有大膽的批判精神,但是,目前網絡視頻藝術作品的題材相對狹窄。因為,網絡視頻創作者大多都是校園裏大學生或者剛剛走出校門不久的年輕人,他們的閱曆基本局限在校園、家庭或者比較熟悉的娛樂圈裏那些瑣碎事兒。盡管他們試圖把觸角伸向社會的方方麵麵,但是粗淺的人文意識使他們很難駕馭厚重的社會價值。尤其是惡搞視頻藝術表現得更加明顯,它們的矛頭大多聚焦在一些名導演、明星大腕兒或者與他們相關聯的一些娛樂現象的細枝末節上,還需要在社會的廣度、深度上進一步開掘。因此,網絡視頻藝術作品的人文精神還不夠大氣磅礴,還不具備傳統影視藝術對社會發展進步的推動作用,因此,網絡視頻藝術的創作僅僅處於萌芽時期。

作品獨創性等待建構。在新浪展示的100部作品當中,在藝術風格、音樂創作和演員造型上,在獨創性上還相當缺乏,甚至一些作品在模式上還有照搬照抄的痕跡。表現比較明顯的是惡搞視頻藝術,大多都是抄襲或照搬其他影視藝術的片斷來二次加工,這是對著作權法的公然挑釁。所以,大多網絡視頻藝術不得不用“自娛自樂”來躲避法律的糾纏。

(二)網絡文學——媚俗中渴望精致

1.網絡小說——市場經濟躁動不安的漂浮物

我們還是先看看一些網友對網絡小說原汁原味的評價:

一位網友說:“我看網絡小說大概有4年了吧,小說真是讓我深深地著迷……可惜現在越來越失望。”

(1)一男多妻,基本是公式(如《猛龍過江》);

(2)開頭過程都不錯結尾都草草結束(如《靈動》);

(3)寫黑道的那些戰術都互抄,有的在電視上都能看見;

(4)基本都帶H~;

(5)半更新半不更新(如《異體》);

(6)言情的形容帥哥、美女的形容詞都差不多,故事都老套(在韓國網絡小說作家可愛淘出了《那小子真帥》風靡一時,便紛紛效仿寫那種類型的……沒有一點文學價值);

(7)變身小說都挺好玩的(如《人妖不是我的錯》),不過都沒有令人滿意的結局……

(8)寫得越來越差(如《小兵傳奇》、《衰神網遊行》)。

更多的網友認為網絡小說與傳統小說相比,無論從思想性、藝術性上都無法比擬。看網絡小說僅僅是娛樂而已。一位網友如是說:“魯迅先生的作品有的讓我大笑,笑完後卻很沉重,他的文字就像一把鋒利的刀。”

一位網友的看法更加辯證:“我看網絡小說也將近有兩年了,我所感歎的是網絡小說發展迅猛啊,亦可謂泛濫成災啊!”

最後要說的一點,就是很多寫手很注重自我情感文筆的宣泄,而不是以旁觀者清的姿態,站在讀者的角度來寫作。以為立意平淡沒關係,隻要文字動人,筆法怪異,情節‘蒙太奇’,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就算成功了。其實不然,這也不算是小說,你把散文日記情感那一套用在小說上,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小說不需要直覺,也不需要作者花那些動人的筆墨,小說隻要用最淺白、最平淡、最普通的文字讓讀者讀懂人生就行,讓讀者在閱讀中自己找到智識、趣味,從而了解到社會生活各層次的事件、人物,這,才叫做小說。

這些網友的評價很有說服力,因為他們是網絡小說的閱讀者,所以也是網絡小說最有權威的批判者。總之,網絡小說的題材基本上局限在城市浮躁喧嘩眾生相,思想內容粗俗膚淺,基本脫不掉渲染色情和露骨的性描寫的俗套,一股不健康的自然主義風氣侵襲著網絡小說,使它成為市場經濟大潮表麵躁動不安的漂浮物。

我們認為,網絡小說的確給我們的時代增添了充滿著信息化色彩的文學財富,但是,網絡平台的開放性、自由性、互動性和電子化等特征為網絡小說“低成本印刷出版”提供了便利條件,雖然有人高喊“人人成為小說家的時代已經到來”的口號有點兒冒進,但是,人人都可以實現公開發表小說的願望已經不算太難。在這種背景下,稍有一些舞文弄墨的功力就很容易跨進網絡小說的門檻,這使網絡小說省略了傳統小說那樣嚴格的出版流程。傳統小說的發表或出版不僅需要知名作家的全力推薦,還需要鑒賞水平很高的編輯委員會成員來進行嚴格的政治審查和藝術評判,還要認真負責的編輯字斟句酌地推敲,打出大樣的時候還不放心,還需要審校成員的精心校對,絕不能讓讀者挑出一個錯別字以至於扣發獎金……而網絡小說能夠做到這些嗎?幾乎很少網站可以對一篇小說負起如此沉重的責任。網絡小說基本上是作者自己簡單校對以後就可以上傳到網絡,快速地彙入網絡小說的滔滔洪流,它省掉了傳統小說出版的繁瑣的程序,也等於失去了傳統小說的千錘百煉的光澤……難怪網絡小說的質量和品位每況愈下。網絡小說大家何時出現?我們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