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圖書館專家黃宗忠先生最近又提出,複合圖書館“是在印刷文獻與電子文獻與電子文獻或虛擬文獻共存互補的複合環境下,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共存。也就是物理實體的圖書館與虛擬的信息空間結合於一體的圖書館。它不是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之間的過渡階段,而是未來圖書館的基本模式”。黃宗忠先生在例舉了大量的中外數字圖書館發展的數據後指出“純數字圖書館不會出現,複合圖書館將是未來社會圖書館的主體”。黃宗忠先生的論述恰恰符合我國中小學圖書館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因為複合圖書館集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之優點,兩種形態共存互補,構建出一種當代圖書館生存與發展的基本形態,它不是去追求圖書館資源的全麵數字化,總的原則是一切為讀者。複合圖書館不排除非數字化的材料與技術,無論是按全新技術建立數字圖書館,還是由傳統圖書館改造為數字圖書館模式,都要繼續處理一些非數字化的文字資料,都要使用非數字化技術,因此,其用戶界麵設計、數據庫互聯、數字化管理、館員發展和用戶培訓的問題已成為圖書館學研究的課題。而本書著者目前正在進行研究和設計的圖書館係統軟件,就是以這一理論及圖書館的發展需求為基礎,把圖書館實體文獻自動化管理和數字圖書館的主要功能融合在一起的計算機網絡化管理係統軟件。因此,這個係統除了要拓展自動化管理的各種功能外,還應具有當前數字化圖書館的主要特征和服務功能。
二、複合圖書館係統設計的解決方案
經過前麵所介紹和眾多圖書館專家的理論論證及國內外大量的實踐說明,複合圖書館係統的功能需求、技術支持和發展方向,都幾乎是數字圖書館所具有的。而目前數字圖書館的概念、模型還沒有形成共識。國內還處於探索研究階段。但不能因為這些,對數字圖書館的實踐就停滯不前,要等理論研究的結果出來後再向前走。而可以從複合圖書館的實踐開始,去走出一條數字圖書館的發展之路。
專家認為,複合圖書館的理論符合我國中小學圖書館的實踐。一是因為最近幾年來。我國中小學圖書館事業發展迅速,實行自動化管理的中小學校已有一定的數量,這是複合圖書館重要的基礎工作。其次是館藏文獻的載體形式發生重大變化,電子出版物,數字圖書館資源庫已開始著手建設。最後是計算機網絡已在我國中小學初具規模。所以,我國中小學校對具有數字圖書館主要功能的複合圖書館係統將會有強烈的市場需求。我們認為,設計具有以上述需求為主的中小學複合綜合檢索平台,已成為當務之急。因為社會上一些自行整理並缺乏規範的“數字圖書館”充斥市場,長此以往,必定造成銜接混亂和資源資金的浪費。隻有盡快將這一類平台推入市場,方能使廣大用戶認識到,在數字資源建設中標準和規範的重要作用。
新係統首先應擴展傳統圖書館自動化係統對數字對象的處理範圍,使已有的圖書館自動化係統能提供內容更加豐富的服務。除了保留圖書館自動化係統原有的功能以外,係統要增加電子圖書、圖片、電影、音樂等多媒體電子資源的處理功能;提供Z39.50檢索協議(同時包括客戶機、服務器端),確保聯機聯合編目和外部信息的輕鬆獲取和共享。實現館際互借,支持ILL(館際互借的英文縮寫)數據傳輸協議。全麵實現不同圖書館間的資源共享,特別是對於目前學校合並後的總館與各分館之間的資源共享,更具有現實意義。
其次是開發利用基於XML的通過元數據係統,為向數字圖書館過度奠定基礎。雖然本書已在第九章著重介紹了XML在數字圖書館中的應用,但在即將實際使用的複合圖書館的係統中,應結合於如下的功能。
1.生成係統數據結構並經人工配置、定義一些其他設置後,係統自動生成該元數據的編目界麵。當選擇所要編目的元資料庫後,可以新增、修改、刪除或者查詢某記錄。當編輯某記錄時,能針對某一字段提供複製、刪除、插入字段、鏈接多媒體或全文檔案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