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須首先對本章的標題加以說明。由於數字圖書館的特點之一是:它不是一個單獨的物理實體和文獻存貯地,而是一個圖書館群體的概念,是互聯網上一個地域或一個國家的眾多圖書館和資源單位的聯合體。是一個以用戶為中心的,由分布式數據組成的信息空間。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數字圖書館不分什麼公共的、高校的、中小學的。隻能說開發適合中小學使用的數字圖書館係統軟件或建立適合中小學校師生讀者使用的綜合檢索平台。因為每一個圖書館實體都不可能是一個較完整的數字圖書館,而隻能是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的一個部分、一個站點,或是眾多用戶中的一個或一個群體的用戶。因此,本章標題應該是說是關於對我國中小學校在信息資源整合和係統軟件及檢索平台開發和選用上,進而在有效地使用數字圖書館為教育教學服務方麵的發展對策的現狀與前景的展望。
(第一節)數字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和資源組織管理
在上個世紀90年代,人們把剛剛崛起的互聯網形象地稱作“信息高速公路”。其實,現在人們所說的數字圖書館,恰恰就像是整個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係統。網絡是路,係統管理平台是指揮中心及各站口間選用的通訊指揮調度和預警係統,而不同的文獻數據和信息資源就好像是形形式式的汽車上所載的人和物。這三者隻要缺一種,整個係統即會因技術和物質癱瘓和死亡。本書的上一章,就介紹了網絡和信息管理方麵的專門技術,因為那些是數字圖書館的基礎建設。而本節所談的,是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基礎建設。
一、中小學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料的來源
數字圖書館要建設數字信息平台,需要海量的知識積累,這些知識或信息的來源是多方麵的。由於圖書館是人類知識的寶庫,也將是信息高速公路上最大的信息源,因而圖書館的數字化就成為數字圖書館積累資源的首選目標。所謂數字化即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介質的圖像、文字、聲音和影像進行壓縮處理,使其轉化為數字信息,然後,通過計算機技術進行貯存,通過網絡通訊技術進行傳播、接收。數字化不僅同光導纖維和計算機一起成為20世紀以來信息技術革命的三大支柱之一,而且也同網絡化一起構成21世紀高科技經濟時代的基本特征。網絡和數據庫建設,是新時代各國信息產業必須進行的基本建設。
此外,數據庫、多媒體信息、網頁、討論組等也是重要的信息源。資源建設者會根據實際需要、運用網絡手段,檢索獲得更多更新的資料。作為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後的第四大媒體,網絡所提供的信息更為自由,更新更及時,獲取和數字化加工更為方便。中小學校對信息需求,有一定的規律。一方麵是人文與科技的普及知識和最新信息;另一方麵教學科研的最新理論,最新動態是中小學教育對網絡信息的常期需求。但從何渠道用何種方法去獲得還需探討和實踐。
①在有中小學校圖書館自動化管理中的書目數據庫。
首先可以通過Z39.50和聯機查詢係統把一個地區主要的書目數據形成聯合目錄,有條件的地區以一個圖書中心為主,幅射多個圖書館,實行流動借閱或館際互查互借。
②通過購買或聯合著錄,建立適合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期刊題錄索引和文摘庫,進而到全文庫建立的原則是,在製作規範的前題下,首選商品化數據庫;其次是由區域教育行政部門或中小學圖書館協作組織來聯合製作除本校使用的教學資源以外的共享資源切忌各校各自為戰,虎頭蛇尾。更不能單兵作戰。以免因學習調研少,缺少規範,致使製作出的數據難以資源共享。
③一個地區的若幹主要學校或一個規模較大的骨幹學校自購的聲像資料、磁帶、光盤及資源庫,盡量都轉成數字信息,裝進校園網或圖書館的專用服務器,實現資源共享。
④通過互聯網鏈接和檢索相關有償或無償的信息資源庫,如超星、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資源係統、書生之家、中圖書苑、四庫全書數據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數據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重要報紙引文數據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