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我國中小學數字圖書館的對策發展(2)(2 / 3)

2.係統能根據該元數據的SCHEMA(或DTD)導入、導出XML格式的文檔,並能自動校驗。

3.能由用戶建立與DC核心字段的對應,並建立相關索引,提供本地和WEB多庫查詢功能。在元數據管理平台上我們可以建立、整合各種元數據、數據源庫。如已建立的基礎知識庫、文獻資源庫、教學資源庫等各種知識資料庫。

基礎知識庫係統的建設直接服務基礎教育領域,它是數字圖書館基礎教育平台中的核心內容,其目標是建立以學生、教師和學生家長為服務對象的知識庫平台。主要有三個組成部分:百科知識庫、文獻資源庫和教學資源庫。百科知識庫是包含地點、人物、機構、曆史事件、學科概念、名詞術語及相應的中英文對照的綜合知識體係。它是一個實用的網絡電子百科全書、人名錄、地名錄、機構名錄和綜合性漢語雙向翻譯詞典。

文獻資源庫是一個與基礎教學和學生學習相關的各種文獻資源的目錄信息庫。它包括電子目書、錄音/錄像資料、軟件資源和各種圖像資料。通過這些目錄信息線索,可以直接查閱相應的各種電子文獻的全文信息。

教學資源庫是與基礎教學和學生學習相關的各種教學資源的目錄信息。它包括含課堂教學、特長培養在內的各種電子資源,如:課件、教案、素材、教學軟件和題庫等,內容覆蓋了整個基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通過這些目錄信息線索,可以直接查閱相應的電子教學資源的內容。

至於複合圖書館係統必須用到的、也是數字圖書館所應用的計算機和網絡通訊方麵新技術、新標準、本書第八章已作了詳細介紹,這裏不再贅敘。

三、複合圖書館使圖書館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發生變化作為現實存在的複合圖書館,既保留和發展了傳統圖書館的基本業務,如紙質文獻的采、編、流、閱、檢索、摘編等,同時也廣泛開發了基於數字圖書館形式的電子閱覽、遠程檢索、數據庫建設等業務;從開展業務的物理空間來劃分,既有對於本地館藏而進行的加工、存取、閱覽、館藏數字化等服務,又有通過網絡遠程異地檢索、傳輸、存取、加工文獻信息的服務;既然有傳統意義的上館際互借、資源共享,又可實現基於網絡意義上的更廣泛的數字化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知、共享。

複合圖書館的傳統業務與現代業務,也並非是截然分開、互相剝離的,而是通過統一的機製互相聯係,互為基礎,互為補充。複合圖書館正是通過資源和業務流程的有機整合,來實現圖書館工作的最優化。複合圖書館是傳統圖書館和純粹數字圖書館之間的存在形式,其信息資源的載體具有多樣性的信息資源,其中既包含傳統紙印刷品,又有電子、電磁、膠片製品,還有更多的網絡信息資源。因此,對多載體、多主題、多語種信息資源進行快速、熟練、全麵的信息檢索是合格圖書館員應具備的最基本技能。這其中主要包括對信息資源的檢索技能、計算機技能和外語技能。全麵掌握本館館藏以及數字網絡資源檢索方法是每一個館員的最基本的技能。在複合式圖書館環境下,大量信息資源還都以非電子媒介形式存在,作為參考源的各種參考工具書以及館藏文獻資源仍是以紙介質形式為主,因此對傳統參考源的掌握與熟練應用仍是複合式圖書館館員基本技能的要求。雖然,對傳統資源的檢索不得不保留大量手工工作在裏麵,但也不能把這一基本技能簡單地視為手工勞動而和複合圖書館工作的信息加工、處理和整合、傳播職能相割裂。圖書館的結構和功能,與圖書館隊伍的結構是緊密聯係的。現代的圖書館呼喚複合型的圖書館員,這是經過反複論證和實踐檢驗的結論,反過來說,隻有複合型人才才能適應複合圖書館的工作。因此,人員結構和人員素質的複合,是複合圖書館的又一個特征。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決定於隊伍建設的科學化,而對於中小學圖書館來說,這和複合圖書館建設本身同樣重要。

四、呼喚符合我國中小學校教育教學實踐的複合圖書館綜合檢索平台前麵談到的複合圖書館係統軟件,應具備傳統圖書館自動化管理和數字圖書館的雙重功能,二者共存互補。它的複合性表現在圖書館構成因素的方方麵麵:在資源上,它是傳統文獻與電子文獻、網絡信息資源的複合;在技術上,它是傳統圖書館技術與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的複合;在用戶上,它是本地與外地、館內與館外用戶的複合;在空間上,它是物理場所與信息空間的複合;在服務上,它是傳統借閱與網絡服務、在線服務的複合。而這幾方麵的複合,最終要反映在同一個的檢索界麵上,所以對這個平台的設計是一個重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