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我國中小學數字圖書館的對策發展(1)(3 / 3)

另外,對一次文獻的原文進行二次加工,如題錄索引、文摘,也不屬於知識產權範疇。有一定實力的單位可合作加工,還可以作為商品出售。收回成本。如有關公司加工的中小學教育教學核心期刊是題錄索引(電子版),就曾在一定範圍使用,受到用戶好評。

(第二節)21世紀中小學圖書館新模式——複合圖書館

本小節是本書最後一章的最後一節,在此之前所有的文字都詳細地介紹了從傳統圖書館的自動化到數字圖書館發展和演變過程,以及在理論和技術方麵的主要問題。讀者如果從頭看到這裏,不禁會問,此書的前七章所說的圖書館形態和前沿技術,似乎相當一部分被後三章所說的數字圖書館在沿用,難道它們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或者說就是一碼事嗎?其實不然,因為前麵不少文字都論證了數字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自動化管理之間的相同之處和重大有區別。隻不過數字圖書館發展方向,也是一個長期過程。眾多學者的研究認為,在較長的一個時期內,數字圖書館的模式將是數字圖書館和傳統圖書館交彙的複合型圖書館。它將是集印刷型與數字型資源於一體的新型圖書館,它既有現實館藏,又有虛擬館藏,通過計算機技術、數字化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等運行環境,為讀者提供印刷型、數字型不同資源的綜合服務。

我國中小學圖書館的發展現狀,正好需要這種具有雙重功能的圖書館,而就在這時候,國外的一種新型的圖書館的概念和理論被及時地介紹到國內,那就是複合圖書館。

一、複合圖書館的定義和由來

複合圖書館(hybrid library,有人直譯為“雜合”或“混合”,大多數學者遵循翻譯“信、達、雅”原則,側重於“雅”,都譯成複合圖書館),1996年由美國圖書館學家S·Sutton在研究圖書館服務模式時提出的。他將圖書館劃分為4種類型,即傳統型、自動化型、複合型、數字型。他認為複合圖書館是“印刷型信息和數字化信息之間的平衡並逐漸向數字化方麵傾斜”。

英國電子圖書館項目部主任查爾斯·羅斯布裏奇(Chris Rusbridge)提出,複合圖書館是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之間的過渡形態。運用係統整合的理念,對多樣化的信息資源和用戶界麵進行有機集成,克服目前圖書館存在的將數字化信息資源與傳統紙質文獻資源建設彼此分割的弊端。英國學者穆裏給複合圖書館定義:在一個機構框架內不依賴存放地點,載體形式和管理範疇,以集成和因地製宜的方式提供對廣泛的信息服務的利用的一種管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