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傳統圖書館的自動化與數字圖書館(1)(1 / 2)

進入21世紀以來,數字圖書館這一新名詞,在國內學校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一些數字信息的服務商,也將各種各樣的“數字圖書館”賣給學校。由於學校領導及圖書館人員對數字圖書館、數字資源庫與數字信息檢索平台及數字資源管理之方麵的知識了解不多,所以,買了很多種電子圖書光盤或數字資源庫,它們檢索平台和瀏覽器各不相同,與圖書館的傳統文獻以及內容相近的非書資料又不關聯,所以大把花錢購進,實際應用者廖廖。

為此,本書著者將在本章和下一章裏著重介紹和探討數字圖書館和傳統圖書館的自動化的關係,我國學校圖書館數字化進程的步驟和圖書館數字資源的綜合檢索平台等問題。

(第一節)數字圖書館的真正涵義

一、什麼是數字圖書館

數字圖書館的“數字”二字,是由英文“Digital”翻譯而來。近十年來,隨著微型計算機在我國的普及和因特網的迅速發展。傳統的以紙質印刷體為主的圖書館,其文獻收藏的範圍逐步向非紙質化、電子化、網絡化和數字化過渡。如“電子圖書館”、“虛擬圖書館”、“無牆圖書館”、“全球圖書館”這些不同稱謂,是數字圖書館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人們對其的稱謂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

“電子圖書館”側重強調圖書館的非書文獻是以電子計算機可讀形式存儲和利用。如利用計算機來讀刻在光盤上的文獻信息,稍後人們又把一些光盤信息拷入計算機磁盤,以方便在計算機上的存取和閱讀。數字圖書館比較側重把傳統的印刷和模擬式文獻和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和存貯,然後讓用戶通過因特網進行遠程查詢和檢索。嚴格地講,電子圖書館和數字圖書館的細微判別在於其信息的存貯方式。前者以可便攜和移動的物理載體(如光盤)為主,向不便攜和移動的物理載體(計算機磁盤)與網上遠程信息的結合與整合。前者的網絡範圍相對要小,如局域網、校園網,甚至區域網;而後者則是整個互聯網。而二者的閱讀(包括可視、可聽、可寫、可複製甚至將來會可“聞”)方式則基本相似。至於“虛擬圖書館”

“全球圖書館”和“網絡圖書館”則主要反映人們對其處所和範圍的理解。在我們中小學校,起先人們理解的“電子閱覽室”是以“電子“器件組成物理閱讀器為主。如錄音機、放像機、電視機、VCD,信息載體為錄音帶、錄像帶、視聽光盤。後來理解為以計算機和光盤塔、光盤驅動器為閱讀存取器和磁盤為信息載體,以計算機為閱讀器。而如今人們理解的電子閱覽室則開始側重於“電子信息”其實就是數字信息了。盡管如此,人們,包括國外的專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誰將此二種說法劃定一界限,因為二者是一個交互並逐漸發展的過程。

現在,人們的認識逐漸統一:數字圖書館是未來圖書館的發展模式,是采用現代高新技術所支持的數字信息資源係統,是下一代因特網網上信息資源的管理模式。也就是指利用當今先進的數字化技術,通過諸如互聯網等計算機網絡,使人數眾多且又處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戶能夠方便地利用大量的、分散在不同貯存處的電子物品的全部內容。這些電子物品包括網絡化的文本、地圖、電子表格、電影、稀世字畫、古籍善本、聲頻、視頻、商品目錄,甚至X光片,以及科學、企業、政府的數據集,還包括超媒體和多媒體等。專家指出,數字圖書館是沒有時空限製的、便於使用的、超大規模的知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