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通統計的過程與方式
①文獻資料出借分類統計。首先是區分不同載體文獻資料如圖書、期刊、音像的分類統計,但也可合在一起。如統計某時間段I247.51革命鬥爭小說有多少並是哪些讀者借閱過,那麼隻要輸入相應的條件就能得出有哪些人借這類書。如選擇各種載體,那麼,不僅是革命鬥爭小說,連同題材的歌曲、影視作品的聲像製品也一起統計在內。
②館藏流通率。這是各級各類、教育行政部門對進行學校的圖書館評估時的必查項目。各種計算機軟件一般都會設計這一功能。其計算方法(當然由計算機自動處理)是一學期學生借書總冊次除以總藏書量。目前我國相當部分省份對省重點或以上級別的高中,要求學生人均圖書50冊,如果一個三千人的中學,藏書需15萬冊,按流通率40%算,一年需借書6萬人次,一學期3萬人次,同樣,如按每學期每生均借書冊數也是10冊。因此,也有的省按每學期每生均借書10冊來要求。這些計算機都能很快計算出來。但是,按此統計,我國很大一部分省重點高中以上的學校都不達標。
③圖書館流通業務需求統計。主要有文獻資料催還統計;超期和遺失賠款統計;文獻在借信息統計和借閱曆史統計。
(一)流通統計結果分析
①年級或年齡段閱讀喜好統計。如統計出一個學校或一個年級哪些人借書最多?被一個年級所有男生或女生借閱次數最多的文獻。這樣可以從中看出,哪些類或哪些書最受哪個年級的學生喜愛,哪些書是男生最愛讀,哪些書是女生最愛讀。這可幫助圖書館了解在今後文獻采購中的側重點,對圖書館的文獻采購和藏書建設能提供詳實的數據。
②某班、某年級或全校借書最多的學生,有的學校圖書館還對一些比較突出的學生讀者進行對比分析。如按他們每學期的借書冊次,借書種類列表,再把他們進校的摸底考試一直到高三各學期的各種成績列表,對照不同時期的表進行比較分析。常常能得出看書最多而又持久的學生讀者,學習成績會穩步上升。在素質教育和研究性學習,開展得比較好的學校,這些閱讀量大,閱讀而廣的學生的表現將會尤為突出。
(第三節)聯機檢索
圖書館的館藏文獻的最終目的是供讀者利用。我們在前麵介紹了圖書館計算機自動化管理中的分編錄入和讀者流通等主要功能模塊。在這兩在部分的流程中間,需要有一個對計算機技術和圖書館現代化管理手段要求更高的模塊來溝通和促進這兩大部分的工作發揮更大的效用,那就是計算機聯機檢索。
一個較成熟的圖書館計算機自動化集成係統,其聯機查詢係統應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盡可能考慮圖書館和讀者利用這套係統進行快速有效的文獻信息檢索。進入21世紀後的圖書館計算機自動化管理的聯機查詢係統,應能遵循3W服務器的規範,使用戶通過Web瀏覽器瀏覽圖書館書目數據庫,題錄索引和文摘數據庫以及將在本書第八、九章介紹的數字圖書館的聲頻、視頻信息和多媒體超鏈接的網絡信息。在特定的權限下,讀者應可以用計算機網絡檢索係統查詢和檢索讀者庫,個人和群體借閱情況,並可進行網上谘詢、預約、續借,有效地拓展圖書館文獻檢索範圍,促進圖書館服務水平的提高。
一、學校圖書館聯機檢索的範圍和網絡連接方式(一)利用圖書館的局域網和學校校園網檢索本校圖書館的文獻資源信息當前,計算機硬件和網絡技術發展迅速,學校圖書館及整個校園裏的微機,幾乎都已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