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學校圖書館計算機自動化管理中的讀者和流通管理(1)(1 / 2)

學校圖書館在手工管理時代,由於其開放形式相對封閉,借還率低,所以辦證率和與讀者交往的頻率也低。對讀者的管理是“一個借書證,一張書袋卡加一個腦袋瓜(憑記憶和印象)”。但計算機管理後則不然,在本書前麵所介紹的對文獻資料進行整理、分編、計算機錄入、加工、典藏、排架以後,圖書館不僅變得井井有條,而且一切都已規範和代碼化,每一種、每一冊文獻都有標準的條碼、索書號、典藏地,而且文獻本身原有的主要特征——ISBN號、題名、責任者等都被一一揭示出來。因此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如何把中小學圖書館的讀者,也用圖書的管理辦法,即用條碼,年級、班級以及讀者本身原有的主要特征——姓名、性別、職業、特點把讀者的閱讀情況和圖書的流通情況記錄下來。但如何把讀者的信息與特征通過相關的關聯對應和中轉、交換,使館藏文獻信息能通過計算機“為書找人”,使讀者信息能通過計算機“為人找書”,那麼這種關聯對應和中轉、交換並產生動態記錄的係統就是流通管理。有人說圖書的生命在流通,圖書館的活力在運用。圖書館計算機自動化管理的生命,也在於文獻讀者的信息交流交換並經處理後產生的動態結果——館藏文獻的流通。

(第一節)讀者管理

一、與讀者有關的代碼設置

(一)讀者類型

一般中小學校把讀者分成教師、高中生、初中生、小學生。讀者證號的組成由代碼拚音字母加阿拉伯數字組成,而學生的證號最好與入學的學籍號相關,這樣可一個號碼全校通用。證號或學籍號一般也由拚音字母和阿拉伯數字組成。如教師可用“J”,高中生就用“G”,初中生就用“C”,小學生用“X”,如某校2003年新生入學高中一年級5班第50個學生,就是G20030550共9位。一般來說,一個年級不全超過99個班級,一個班級也不會超過99個學生。

如職業中專,也可把專業特點用英文字母表示,如經管專業,可用“經管”兩字的拚音首字母“JG”,也可隻有一個字母,隻要有正式約定的規則就行。

(二)部門或專業和班級類型

一個學生在校數年,隻能有一個學籍號,但他所讀專業和所在班級會有所變動。所以要有專業和班級的組合規則和稱謂。如2003高三(2)班,即一學生由升到高三後組合的班級,因該班的學生並不全是原來高一、高二升上來的,這是文理分班所致。所以學生的類型有兩種歸屬。另外,還有男女學生性別的區分等等,這些都是為了今後多方位、多角度的流通統計作好準備。教師證號則可以“J”為首,其部門類型如教務處、總務處、語文組、數學組與他們職業或所教學科性質有關。同時也與他們以後借閱何種資料的權限有關。

(三)借閱權限類型

如小學一、二年級學生隻能閱不能借,又如初中學生,一次最多借書2冊,高中生3冊,借期為二周、四周不等。

另外,寒暑假學生借書時限的順延,順延的時間多少?首先軟件中可以由圖書館設定,其次,圖書館作為二種規則,設定後一經輸入係統,就必須認真執行。否則計算機倒是一絲不苟,而人為幹預或改變原定規則,那麼設定的程序就會逐漸被廢棄。

二、與文獻資料有關的代碼設置

(一)文獻類型代碼

這一類在文獻編目前的整理和編目加工時就已確定。如條形碼前的拚音字母;圖書學科性質的分類號等。前者是代表文獻的物理形態,後者代表文獻的學科性質。它們為以後與讀者文獻借閱範圍密切相關。如裝訂並分編後納入係統的學科期刊及教學音像資料,一般情況教師可借、學生不可借,又如計算機類書,信息組的教師哪怕比別人晚預約,但可享有優先借閱權。其他如音樂磁帶對於音樂教師、美術理論書對於美術教師等等,都與讀者權限和文獻特征代碼經過規則處理後發出的借閱信息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