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我國圖書館發展展望(1)(1 / 2)

(第一節)新時期學校圖書館的工作和發展方向

近年來許多學校都紛紛提出了創辦一流學校的奮鬥目標。評價一流的學校有許多軟硬件標準,除了人們所公認的師資力量、科研水平、教學質量、實驗條件外,還應該包括一流的圖書館,早在1996年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年度發展報告中就已明確指出世界已從工業經濟時代進入知識經濟時代,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網絡為代表的全球信息革命也衝擊著校園,學校圖書館的功能和地位跟過去相比已大為不同,其內涵和作用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過去坐等讀者到館,以書刊借閱為主的服務方式已無法滿足師生的需要,而滯後的信息更難以保證學校及時、準確地掌握科技前沿的動向而對教育教學做出相應的改革;電子化、數字化等多媒體出版物的湧現和豐富多彩的網上資源,也使得傳統的服務相形見絀。信息革命迫使學校圖書館必須依托現代科技,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優勢,改進自身的服務方式,拓寬自己的服務領域,變書刊資料的收藏地為文獻信息的集散地;從被動的借閱管理服務轉變為主動承擔信息采集、整序、檢索、共享等任務;深化服務層次,服務方式從本地麵對麵到異地的遠程聯機服務,信息資源從文字擴展到圖像和影像,從印刷型到各種載體形式,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因此以圖書館為龍頭的校園網建設已成為未來各學校必備的重要信息基礎設施,其規模和應用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學校教學與科研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

根據我國現狀和教育方式,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一、為教師建立網絡學術資源導航係統毋庸置疑,一流的學校必須擁有一流的教師。而一流的教師必須隨時了解國內外的教育教學動態及各種學術動態。而老師們擔負著很重的教育教學任務,要在紛亂如雲的網上查找某一方麵的信息,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費用,這極大地限製了教師們對新型信息資源的掌握和利用。而學校圖書館理應是校園信息中心,圖書管理員理應承擔起網絡學術資源的檢索、搜集、篩選任務,並進行有序、規範的整理,進行二次深度加工後推薦給老師們利用。在校內開辟學科資源導航版塊,借助特別編製的網址標引程序,建立“學術精品網址中心”,供老師瀏覽。為了提高校園網絡資源導航係統的效率,圖書館老師應該時刻關注國內外教育教學的發展動態,加強對各學科知識的深入了解。跟一線老師保持廣泛的接觸,征詢他們的意見,聽取他們的呼聲,並隨時調整自己的工作狀態,以便最大程度地滿足老師們的要求。

二、根據學校教育教學戰略的優先順序與目標,製定具體的發展計劃國家教育部於2000年1月頒布了《全日製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把“研究性學習”課程規定為重要內容。“研究性學習”課程作為一個獨具特色的課程領域,首次成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係的有機構成,這被公認為我國當前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圖書館老師應該敏銳地捕捉到這一最新發展動態,密切配合學校的教育教學計劃,開辟豐富多彩的欄目,增加教學的選擇性、開放性、創造性;大力發展學生個性,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施展空間;大力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信息能力是學生學習能力的決定性因素。中學生提高閱讀量、接受信息、捕捉處理更多的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在學校最佳的方式莫過於去圖書館了。如何讓學生更有效地運用圖書館,提高圖書館的利用率,增強他們研究性學習的能力,這是擺在圖書館麵前的一個嚴肅課題,麵對這個問題,根據我們的經驗,我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解決:(一)讀者輔導和參考谘詢工作學生對於計算機課上講的知識把握比較好。但他們隻是單純地去學習計算機這一門課程,還不能將所學的計算機知識熟練地應用到圖書館資料的獲取上,因而圖書館的老師有義務對學生進行有關信息的搜索、處理、采集技能的訓練和培養,開展對學生的參考谘詢工作,使學生能夠對信息進行選擇性加工,變成自己需要的東西。

(二)擴大書目查詢範圍、提供聯機書目公共檢索在相當長時間內書目查詢將仍然是學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重要內容,但檢索數據已不再局限於題名、著者等簡單特征,而應擴展到摘要、次以至全文。而且檢索的實體不僅包括書刊,也應包括各種電子出版物及多媒體載體。因而開展校與校之間的圖書館聯網,擴大書目查詢範圍、提供聯機書目公共檢索,這也是學生最大程度獲取信息的基本保證。

(三)充分利用光盤及網上數據庫開展谘詢服務由於光盤的使用費較低,檢索速度快,使用方便。對學校圖書館來說,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服務方式。我們可以采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光盤塔、光盤庫和多媒體技術,建立光盤網絡檢索係統和電子閱覽室,開展網上服務,擴大其共享程度。另外網上數據庫很多,僅中文免費的數據庫就有幾十種。圖書館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數據庫,開展定題服務和專題文獻導航。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的去判斷和選擇。這將極大地鍛煉學生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