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關信箱、信筒的記載,始於唐朝。據《唐語林》記載,白居易在杭州當刺史時,與湖興太守錢徽、吳郡太守李穰都是好友,交往密切,常常以詩互贈。後來,元稹守會稽,也參加了他們的詩歌酬唱活動,有《三州唱和集》。因為天各一方,他們就把詩稿放在竹筒裏,互相寄送。這種竹筒被稱為“郵筒”。白居易在《醉封詩筒寄微之》裏有“為向兩州郵吏道,莫辭來去遞詩筒”的詩句。貫休也有詩雲:“尺書裁罷寄郵筒。”蒲鬆齡在《聊齋自誌》一文中也說過:“情類黃州,喜人談鬼。聞則命筆,遂以成編。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郵箱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積益夥。”由此可見,自唐代至明末清初,一直起著交換信件媒介作用的,而又類似當今信箱的所謂“竹筒”,可算是我國早期信箱、信筒的雛形。
正文 第63章 古代的信箱(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