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人跺去腳上的雪,在大殿上寒暄一陣,有內侍喊道:“肅靜。”大夥兒都知道皇太子要來了,忙都按班站好。
樂伽楠的脾性與聖聰帝不同,他每日上朝理事的時間通常隻有半個時辰,諸臣都是相當樂意來略站一站就解決很多事情的。
諸臣朝拜後,太監沒有像往常那樣說“有事上奏,無事退朝”,丹陛上側麵而坐的皇太子直接開口道:“諸位大人,胡奴日益猖獗,經常夜襲我朝邊陲城鎮,悼武將軍係小王嫡親舅父,也死於胡奴之手,小王甚是氣惱。日前已經上書父皇,欲帶三萬兵馬奔赴北疆支援前軍都督府。父皇已有旨應允,不日即將回京,有哪位將軍願為副將與小王同往?”
有昭勇將軍陸裕善、昭毅將軍許會、懷遠將軍周文翰、明威將軍翁烽等皆出列跪請隨軍出戰。
當下樂伽楠便點了這四將去督備冬衣、棉被、戰車、糧草等等物資,準備等聖聰帝回朝便揮軍北上。
楚仲逸也是熱血沸騰,出列堅持請求隨軍出戰。
樂伽楠知道他武藝高強,隻是道:“楚大人雖係軍中人,但此時統領虎賁衛。此係天子衛戍親衛,沒有父皇的旨意,小王不敢擅自做主,你若有此報國之心,且等父皇回朝,自去請旨。”
楚仲逸伏地稱是。
樂伽楠巡視群臣道:“哪位大人還有事要上奏?”
禮部尚書程鳳鳴持笏出班道:“臣有本上奏。”
樂伽楠道:“奏來。”
程鳳鳴道:“年關將至,分封在各地的王侯皆上表要派人來京送年禮。每人所帶的隨從及進京典儀想奏請太子示下。”
樂伽楠英眉一挑,暗罵一聲:“老迂腐!”,麵上卻隻淡淡地道:“這些自有舊例可循,何需奏請小王。”
程鳳鳴還道:“隻是今年桂王與潁國武順公是親自上京,東海王派遣的是世子,另外有周王、誠王派遣的是王子,幾位在外的大都督派的是……”
樂伽楠終於打斷他:“程大人,莫非與往年有大不相同?”
程鳳鳴搖頭:“每年都會有王爺親自上京朝賀,也有世子王子等來的。”
樂伽楠又問:“莫非程大人接待不了?”
程鳳鳴忙跪下:“此是老臣份內之事,隻是今年人多些,經費……”
樂伽楠忽然道:“程大人年紀大了。”頓一頓,遍掃群臣,道:“小王有句話,諸卿一起聽好。即使禮部,也不表示可以禮儀之名小題大做,在小王看來,天下唯百姓民生為大事,其餘事體,爾等本著清廉公正之心,自可做好,若心不正,方會生出事來。禮部兩位侍郎大人尚不至於老邁,當思變革繁瑣浪費之典儀,讓程大人早日告老還鄉。”
禮部兩個侍郎連忙出列稱遵旨。
許多官員都知道皇太子素來討厭鋪張浪費,且不甚注重禮儀,這程老兒還要來觸黴頭,眾人都暗暗好笑。
戶部右侍郎便出列奏請北方各省防寒過冬等事宜。
樂伽楠道:“具本上奏。各地有什麼好法子老經驗,你等統統於明日前列上來待小王定奪。”
有那些偷懶的官員看戶部奏一個事就給自己討了要忙個通宵的事做,都閉了口。
樂伽楠一一看在眼裏,向吏部尚書道:“張大人。”
張尚書忙出來躬身道:“臣在。”
“日後官員升遷調補考績之時,要定上一條。”樂伽楠緩緩道:“小王最恨屍位素餐之人。在朝的京官,每月裏上朝和平日上奏都從未有對本職事務提出任何建議和看法的,不得升遷。半年以上沒有任何表奏的,停職候補。地方官按例推論。禦史台監督此事。”
張尚書與禦史大夫忙稱領旨。
平日裏偷懶的官員此時都冒出了冷汗,像文乘龍等勤奮的官員則暗道皇太子厲害,逼得所有的臣子自己給自己找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