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網絡時代的文化選擇(4)(2 / 3)

由此可見,文化力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具有特殊的作用,為社會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全麵進步。

3.迎接網絡傳播的新紀元

在新世紀鍾聲敲響的時候,展望網絡時代之曙光,我們將以怎樣的姿態和形象跨入新世紀,迎接網絡傳播的新紀元,這是擺在我們麵前必須選擇的一道世紀課題。

首先,要高度重視信息技術對傳播的影響。世界經濟、科技發展的趨勢已充分顯示,21世紀是科技飛速發展的世紀,是知識經濟的世紀,是網絡傳播的世紀。以因特網為代表的信息產業將極大地影響並改變世界發展的進程,影響和改變人們的生活甚至生存方式。

在傳播領域,以因特網為核心的網絡技術的快速普及和不斷升級,新的網絡媒體相繼登場,逐漸打破大眾傳媒已有的格局,對傳統媒體形成強勁的挑戰和衝擊。

報紙、廣播、電視和網絡媒體各有所長,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隨著新一代超帶寬的互聯網的出現,使網絡媒體具有的時效快、容量大、超文本、交互性、遠程傳送和綜合服務性等功能得到更充分的表現。從發展的角度來看,網絡媒體將是21世紀的主流媒體。任何一家傳統媒體不與網絡聯姻,都不能成為主流媒體。網絡媒體在新聞競爭中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目前,全世界網上用戶已超過2億人,每年還以30%的速度遞增。中國的網民總數2000年6月30日達到1690萬,而且今後每年還將成倍增長,到21世紀初中國的網民總數將增加到數千萬人。這些網民絕大多數在35歲以下,受過良好的教育,具有穩定的收入,在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發揮重要導向作用的角色,他們的價值取向,消費習慣,文化心理,他們獲取新聞信息的習慣,他們對媒體的接受程度,將最終決定21世紀媒體市場的結構和格局。

其次,促進不同特質媒體的融合。

21世紀將是知識經濟的時代。高新技術是知識經濟的基礎,信息產業是知識經濟的支柱,人才是知識經濟的根本。信息、技術和人才是知識經濟的三大核心要素。

媒體是新聞信息采集製作和發布的重要平台,是進行信息加工、傳遞的重要渠道,是屬於高智力性的信息產業。媒介業在網絡傳播時代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顯著,它在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活中發揮出不可替代的威力。

對新聞傳媒進行整合是一條有效道路。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之間存在著繼承和超越發展的關係。網絡媒體的發展有賴於傳統媒體的支持。如報紙作為傳統的大眾媒體,在創辦和發展網絡媒體方麵具有許多獨特的優勢。在網絡時代,我們既要看到構成互聯網基礎設施的物理網和邏輯網的作用,也應看到傳統信息網的作用。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傳統媒體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建立的比較健全的新聞信息渠道和相對固定的社會關係網絡,這是一筆長期積累的有形和無形的資源,可為與網絡媒體合作中,極大地促進網絡媒體的發展。

而新興的網絡媒體在初創時期,沒有自己的信息網,也缺乏富有豐富經驗的采編隊伍,使得網絡媒體的優點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樣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之間的合作,可以優勢互補,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傳統媒體可以利用網絡傳播的優勢,迅速、互動地擴大新聞資源的影響力,網絡媒體一方麵可以獲得大量的新聞來源,同時又保護了傳統新聞媒體的權益。網絡媒體通過建立一個信息技術平台,與傳統媒體相結合,來引導和整合信息和資源,使信息真正在其高速公路上飛馳。

同時,互聯網也為傳統媒體帶來了革命化的變革。在新的世紀,傳統媒體應充分利用這一高科技手段,積極開拓網絡空間。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搜集、加工、貯存信息,做好信息的梯度開發和綜合利用,提高效率。另一方麵,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已有的品牌效應和人才、信息資源的優勢,加快網絡媒體的建立和發展。

這種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的融合,會帶來1+1>2的效應。這一點現在在美國已經顯示優勢了。微軟公司現在與NBC(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合建了一個網站,叫做MSNBC.COM。微軟是IP產業的大公司,它要建網站,就找了傳統媒體中的NBC來合作,發展了620萬用戶。微軟還把另一張大報《華盛頓郵報》拉進來合作。結果《華盛頓郵報》獲得了620萬的潛在用戶,而微軟獲得的是《華盛頓郵報》這樣一張知名報紙的名牌效應。雙方可謂各取所長,取得了雙贏的局麵。

未來互聯網的強大功能,將促使各類媒體進一步走向聯合,各種媒體的交叉、融合是必然的趨勢。現在報紙上網比電視要積極,原因在於現在互聯網帶寬過窄、速率太低,不能滿足動畫、影視顯示的要求。新一代互聯網建成並實現以後,電視業上網將更為積極。此外,還有衛星直播網、移動通信網和互聯網的聯網,都在不久的將來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