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埃文·賴特
作者簡介
埃文·賴特(1958-),美國戰地記者,《滾石》雜誌的特約編輯。
2003年,經美國軍方同意,埃文·賴特作為隨軍記者,對伊拉克戰爭進行“嵌入式”采訪。在接下來6個星期的時間裏,埃文·賴特乘坐一輛沒有裝甲的悍馬車,與海軍陸戰隊的先頭部隊第一偵察營B連2排的23名海軍陸戰隊隊員一起,從科威特邊境的馬蒂爾達營越過幼發拉底河直抵巴格達,親眼目睹了美軍的入侵行動並以生動的筆觸描寫了這些冒著槍林彈雨衝鋒陷陣的軍人在身體上、精神上、道德上、情感上的種種感受。
《伊拉克戰爭親曆記》的雛形是他2003年夏發表在《滾石》雜誌上的三篇連載的報道,報道的原名是《殺戮的一代:魔鬼狗、冰人、美國上尉以及美國戰爭的新麵目》。
《紐約時報》在評論本報道時說:“賴特的描述細致入微,他所用的材料往往是新聞報道所忽視的細節。他既沒有像一些新聞媒體那樣在被俘女兵傑西卡·林奇身上大做文章,也沒有像有些媒體那樣,在阿布格萊布虐囚事件敗露後對軍人抱怨並大肆中傷。”賴特的《殺戮的一代》在美國及世界各地激起很大反響,引起人們對一係列問題的嚴肅思考。在接受天主教雜誌《上帝密探》的采訪時,埃文·賴特回答了人們最感興趣的一個問題:為什麼使用“殺戮的一代”作為書名?他說:“我認為美國社會其實不懂得什麼是戰爭。我們對戰爭的理解非常幼稚……戴夫·格羅斯曼中校在《論殺戮》中說,過去的戰鬥步兵隻有15%到20%的人願意使用手中的武器。……而‘今天的士兵會毫不猶豫地使用武器’。例如,在一次戰鬥之後,菲克說:‘你看見他們是怎樣對付那座城市的嗎?他們他媽的把它給摧毀了。’……
在過去的10年中,我們都沉浸在《最偉大的一代》的傳奇之中。由於湯姆·布朗那本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書,許多人都覺得戰爭是非常浪漫的。他們的印象往往來自《生活》雜誌上登載的水兵回國與未婚妻接吻的照片。”
“他們忘記了戰爭就是殺戮”。賴特在接受采訪時談到了《第五屠宰場》的作者庫特·馮格、《第22條軍規》的作者約瑟夫·赫勒、以《裸者與死者》揚名文壇的諾曼·梅勒,以及參加過二戰的同時代的人所寫的有關那場戰爭的作品。他說:“你會發現那裏麵沒有任何的浪漫。實際上他們的許多作品都是反戰的。所以《殺戮的一代》是在諷刺這樣的神話。戰爭實際上就是殺戮。”
賴特在書裏描寫了士兵如何射殺平民,如何打傷平民的場麵。他說:“你知道,我們忘記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參戰的人是如何殺戮的。他們偶爾也殺死婦女和兒童。當然,我們的政府也向婦女和兒童投過炸彈。從這方麵來說,這也是個有諷刺意味的書名。”他的報道準確、細致、緊張、刺激,同時也發人深省,受到了廣泛好評,獲得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研究生院與哈佛大學內曼基金共同頒發的、獎給最佳非小說類作品的盧卡斯圖書大獎,並被HBO電視台拍攝成係列短片。
事件背景
美國海軍陸戰隊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一支精銳部隊,擁有總數大約19萬多的男女隊員,共有3個師與3個配有416架戰鬥機的空中聯隊,它甚至比大多數國家的整個軍隊都要大上許多。自從1775年1月10日大陸會議指示成立後,海軍陸戰隊就參與了美國的每一場重要戰役,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無數“警察”行動和武裝調停。陸戰隊的紀錄令人印象十分深刻,例如貝露森林、瓜達康納爾島、長津水庫和溪山等地之戰役。
根據美國憲法,海軍陸戰隊是美軍中唯一的一支無須國會批準總統便可動用的部隊。因此,它不像其他國家的陸戰隊那樣屬於海軍管轄,而是一個獨立的軍種,其地位甚至高於其他軍兵種。海軍陸戰隊司令與其他軍兵種司令一樣,是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成員,也可擔任美國軍事統治集團中的最高職務---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海軍陸戰隊還擁有自己的航空兵、坦克部隊、炮兵以及自己的學校等,在軍費開支中是優先保障的。因此,它可以購買比其他軍兵種列裝武器更好的武器裝備。
本篇報道原來的副標題中有“美國戰爭的新麵目”的用語。雖然記者不是什麼軍事專家,也沒有從軍的軍事背景,但他使用這樣的說法絕非空穴來風。進入新世紀以來,美國的作戰理念和作戰方式都有了明顯變化。1999年,上任不久的布什總統就讓他的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挑戰五角大樓的現狀”、“打造21世紀的作戰部隊”。以拉姆斯菲爾德為首的“21世紀戰爭新理念派”隨即提出了建設信息時代靈活機動、具有高技術裝備、能快速投放到世界任何地方的新軍隊的主張。2002年6月1日,布什在西點軍校演講時,提出“為了‘和平’而先發製人”的理論。這就是說美國可以對被它認為是恐怖組織以及與恐怖分子有聯係、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敵對國家進行“自衛性幹涉”、“先發製人”的打擊的新戰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