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個學科設立特聘教授崗香港的著名實業家一一“長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嘉誠先生為扶持和發展中國的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與國家教育部合作,在1999年開始了“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具體特點是選擇45歲以下的具有衝擊世界一流水平能力的學科帶頭人,每人年薪10萬元,由李先生負責支付。國家教育部負責實施這個計劃。在操作程序上,設立專家評審委員會,組織全國範圍內的申報評審。首先評出設立“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崗的學科,每個獲準設立的學科可聘兩位特聘教授,然後由該學科在國內外物色、舉薦和申報特聘教授人選,再由教育部的專家評委會評審。通過後即發聘書和薪金。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5年為一任,其中到3年時將由教育部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的工作成果進行一次檢查和評價,不合格者停止資格。所有通過檢查的學者,到5年時任滿,也都要重新申報。
1999年中,我校分三批,有13個學科獲準設立特聘教授。首批獲得資格的學科是:①建築設計及理論;②通信與信息係統;③熱能工程;④生物醫學工程。首批獲聘的“長江學者”是陸祖宏(生物醫學工程),蔡寧生(熱能工程)。第二批獲得資格的學科是:⑤電磁場與微波技術;⑧計算機應用技術;⑦控製理論與控製工程;⑧道路與鐵道工程;⑨結構工程;L精密儀器及機械。第三批學科是:信號與信息處理;動力機械工程;物理電子學。同時,我校又有四位教授應聘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他們是:尤肖虎(通信與信息係統),羅立民(生物醫學工程)、王龍(控製理論與控製工程),黃衛(道路與鐵道工程)。目前我校共有6位特聘教授。根據13個學科崗,尚缺20位特聘教授。
可以說,這是教育部和世界級大實業家李嘉誠先生聯手的傑作,是實施對“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有力舉措。由於國家教育部的組織和評審,使全國高校中能夠盡快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的學科及年輕帶頭人集中起來,產生了高效。我校處於這個偉大變革的時代,在1999年一年中就凸現了13個能夠衝擊國際前沿的學科和6位年輕的學術大師,實在是可喜可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