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智慧與眾包

NASA的難題

給100萬個星係的100萬張照片歸類,過去要花掉一個每天工作8小時的科學家至少86年的時間。2000年,美國航天局的科學家利用網絡邀請世界各地的業餘天文愛好者參與此項工作,很快全世界有23萬人注冊,目前由這幫愛好者發現的太陽係外的行星已經達到500多個。

黃金公司的起死回生

位於加拿大多倫多的黃金公司(Gold corp Inc.),在1999年遇到了它90年曆史上最大的挑戰——即將枯竭的礦產資源將把公司推上絕境。公司的CEO羅伯·麥克·歐文在拿出一張1000萬美元的支票求助於資深地質學家仍然無望後,心情沮喪地來到波士頓。麻省理工學院演講大廳中青年總裁研討會上關於Linux的非凡故事讓這名熱愛冒險的共同基金的年輕經理,忽然看到了拯救公司的希望。

不久,一個名為黃金公司挑戰賽的網頁出現在網上。麥克·歐文采取了一項令同事們看來近乎瘋狂的舉動——將過去被視為商業機密的55000英畝礦區的所有信息公布在網上,並在互聯網上求助探礦高手。僅僅幾個星期,網站被點擊475000次,相當於專家費用1/20的獎金吸引了全世界上千名虛擬勘探者,來自50多個國家的1400多個從事數學、軍事、谘詢顧問的普通人,還有眾多大學生忙碌起來,幾個星期內方案雪片般飛來,110個金礦目標被圈出,公司由此起死回生。現在這個公司資產已經從1億美元上升到90億美元。

開源的Linux操作係統

1991年,林納斯·托瓦茲(Linus Torvalds)還是一名愛好編寫程序的大學生。那一年,微軟公司的服務器已經成為世界計算機行業的主要運行模式,當21歲的托瓦茲在大學宿舍中將一個嚐試開發的簡單操作係統放到互聯網上時,絕不會想到它日後會威脅到微軟公司服務器的生存。

這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Linux操作係統,就是現在著名的安卓係統賴以運行的內核,如今它是微軟最大的對手。

每每想起當時的情況,林納斯·托瓦茲回憶說:“當代碼信息在網上發布並表示歡迎任何人進行補充、修改後,即刻就收到了來自奧地利、冰島、美國、芬蘭和英國等愛好者的回複,關於Linux的交流在網上迅速擴散。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和荷蘭的愛好者參與進來,24小時之內全球範圍內的誌願者聚集在一起,隨後又有成千上萬的程序員為之增補、修改和傳播。”

目前,任何人仍然可以免費地使用、修改、補充Linux係統內的軟件,據估計這個在全世界大約40%的服務器上運行的係統現在隻有2%的代碼來自原創者,而98%的內容則來自全球各個角落的人們。他們,使Linux從一個愛好者項目轉變為數字化基礎設施的關鍵部件。

創新中心的“解決者”

創新中心公司是馬薩諸塞州郊外的一家“小公司”,公司隻有十五六名員工,但卻是一個致力於解決世界尖端難題的權威機構,例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波音、杜邦、寶潔等世界著名跨國公司的許多技術難題都在這裏得到解決。它超凡的解決能力來自近200個國家近30萬的會員,他們共同的名字是“解決者”(Solver)。與此對應的是有問題需要解決的世界著名跨國公司“尋求者”(Seeker),他們把各自最頭疼的研發難題拋到“創新中心”上,等待隱藏在網絡背後的解決者來破譯。正是分布全球不知其名的普通人,使全世界1700多個國際性挑戰項目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