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加州大學傳播學院教授曼紐爾·卡斯特爾說:“網絡技術導致溝通出現徹底的轉變,組織結構出現改變,每個人可以與誰溝通也有所變化。因此,溝通的轉變和對網絡的需求共同創造了一種新的社會結構。”

周麗紅疼得已經實在受不了了,杜冷丁一天要打好幾針。

這位身患癌症的單身母親,在彌留之際,留下了一個遺願,希望她在淘寶上賴以為生的網店“魔豆寶寶小屋”,能夠不要因為她的去世而關掉。那是她留給女兒的禮物,一個母親留給6歲的女兒未來生存的保障。

2006年4月18日,在目送女兒前往幼兒園後,年輕的媽媽離開了這個世界。於是,新時代創造的童話開始了。

杭州、成都、西安,來自全國各地的魔豆媽媽開始續寫魔豆傳奇。到今天,這個由陌生人打點的網上店鋪已經存在了整整8年,從未打烊。

在這8年裏,那些通過網絡聚合、交替值班、義務經營的母親們,有的正在加入,有的因為種種原因而離開了,但它的隊伍從來沒有縮小。

這是沒有特別組織者的8年,這是沒有特定主人的8年,這是義務的8年,這是連綿的8年,這是還可以期待無數個8年的8年。8年的歲月過去,熒屏、鍵盤和光纜,在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的版圖上,完成了這連綿不絕的接力。

互聯網產生了互相感召的力量,將無數同樣擁有關懷之情的人,結成了強大的自組織力量,這是一種充分可持續的力量。人類以一種全新的組織、連接方式,化合出無數鑽石般的群體行動。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大連接》作者尼古拉斯·克裏斯塔基斯說:“群體具備個人所不具備的性質。而究其原因,則在於我們組織個體的方式使得群體優於個體。想一想碳元素,把碳原子以某種方式連接,你將得到鉛筆中軟而黑的石墨;而如果以另一種方式連接碳原子,則將得到堅硬而清澈的鑽石。”

這種彙聚的善的能量,是新時代賦予整個人類的一份財富。所有的信息都能以我們看不見的麵貌,以我們經驗不能體驗的速度,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時代動力。

1998年,14歲的休·埃文斯,在從澳大利亞前往菲律賓的一次旅行中,寄宿在馬尼拉貧民區家庭,從此認識到人類“出生決定命運”帶來的不公正。當這個男孩長大成人後,他開始創立基金、製訂國際扶貧計劃,目標是讓全球公民在2030年前結束極端貧困。

休·埃文斯說:“目前全世界仍然有多達5700萬兒童不能獲得基礎教育,在這個豐裕的時代這是不可接受的。還有,每3.9秒就有一名兒童死亡,而通過簡單的免疫就可以防止這樣的悲劇發生。在這個繁華盛世,這種情況是不合理的。”

埃文斯萌生這個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不是因為他的出身、教育、錢財、智商,而是因為他生在互聯網時代。

設在澳大利亞的慈善網絡平台,改變了以往的慈善模式,以積分的形式動員全世界不同膚色不同語言有著相同夢想的人們。3年時間,遍布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美國、加拿大、哥倫比亞、南非、巴基斯坦、印度等世界各地的275000名成員參與到世界扶貧計劃,為全球超過4萬名極端貧困的青少年提供了教育機會。澳大利亞政府因此決定,3年後,將全球貧困人口援助金額從64.5億美元提高到107.5億美元。

休·埃文斯說:“我們將強調某些政策和目標,並通過公眾運動的力量,去影響商業界與政府采取合理的行動。我們的誌願者現在遍布全球,因為人們都想通過其自身組織努力參與各種活動。這確實很令人激動,因為我們相信這是全球性的運動,全球公民是無疆界的。”

在過去的曆史上,人類以金字塔的形式,把所有人的善意彙聚起來,形成特定的組織,實施救助。互聯網時代,人們可以以地球為平台,以人類為範圍,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獲得與過去世界級慈善組織相媲美的道德力量。

隻要有共同意願,無限的碎片就能在瞬間產生效能,產生讓整個人類自我敬仰的力量。人類互相鼓舞創造美好人生的念頭,在互聯網時代,變得像投下一枚硬幣那麼簡單。

硬幣,是網絡上一次快閃活動的暗號。在西班牙一個隻有十幾萬人口的小城,當一個小女孩向街頭藝人禮帽中投下一枚硬幣後,奇跡發生了。100位手持各種樂器的居民,從不同方向瞬間圍攏過來,創造了一次莊嚴的精神聚會。

在過去的時代,人類一直向往也創造著激動人心的盛大節日,但那是千年的傳統才能彙聚出的每年一度的狂歡節,那是舉世界之力才能呈現的4年一度的奧運會,那是傾國家之力才能組織的5年、10年一次的閱兵式。之所以舉世矚目,是因為需要耗費巨大的組織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