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姍姍來遲的《新聞周刊》,以“一函三冊”(新聞版、生活版、特刊版)的另類形式和一個世紀嬰兒的封麵形象正式登場。有人這樣生動地描繪這個“世紀嬰兒”的視覺形象:一個天真爛漫戴著純白雪絨帽的孩童忍不住與新世紀一起誕生的喜悅,把帽簷蓋過了雙眼,愜意地露出笑容滿麵的臉頰、整齊潔白的乳齒和調皮著仿佛要品試新世紀味道的舌尖。《中國新聞周刊》與其他新聞周刊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中國新聞周刊是做硬新聞的,它直麵時政,涉及到政治中許多深層次的東西。
(1)大時政類:中國時事新聞、政治走勢和對政府及官員的監督。前者以中期策劃為主,後者以短期策劃為主,尤其前者的策劃為《中國新聞周刊》贏得專業聲譽,並成為他們的題材強熱。如《毛澤東世紀》、《常委看戲》、《高官新方陣》、《溫和的中國》、《口碑力量》、《朱總理五年》、《中國走向》、《鄧小平:我們時代的立憲者》、《新老交班》等。溫和、理性、中國立場也成為《中國新聞周刊》做大時政新聞的識見壟斷。從《中國新聞周刊》創刊以來的200期來看,約有80多期的封麵報道屬此類。占40%多,充分顯示了新聞的銳度。
(2)新民權:對公民權利的維護和對民間力量的關注是《中國新聞周刊》的另一題材優勢。以突發事件策劃為主力,如《國難當頭》、《習慣犯罪》、《第三次革命》、《草根民主》、《勞資緊張》、《自由遷徙》、《藏金於民》、《業主:一顆炸彈》、《2003:新民權運動》、《新土地革命》、《廣東怪病恐慌》、《孫誌剛死亡真相》、《人權入憲》等。在這些標題中已看出對此類新民權話語的占有。200期中這類封麵報道約有30多篇,占15%多。其實,這些所謂“新民權”的報道也屬於大時政的範圍。
(3)新人種:關注新興的年輕群體的精神狀態和生活方式成為《中國新聞周刊》的另一種策劃重心。如《酷生代實錄》、《網絡民兵》、《新人種、新香火》、《星一代》等。
《中國新聞周刊》一如創刊之初衷,大有重構中國精神的意向。如在創刊第200期就鮮明地打出“重構中國精神”話語,這是一個長期策劃的成功案例,同時也是對自己的大時政和新民權的真正闡釋。
《中國新聞周刊》不愧是新世紀的“信息管家,時事顧問,意見領袖”(該刊執行主編鍾誠語)。
[附]影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