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三聯生活周刊》(2 / 2)

《三聯生活周刊》的前身為鄒韜奮先生在上世紀20年代創辦的

《生活周刊》,1995年由三聯書店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於北京複刊,其定位是做新時代發展進程中的忠實記錄者。我們在力爭以最快速度追蹤熱點新聞的前提下,更多關注新時代中的新生活觀。“以敏銳姿態反饋新時代、新觀念、新潮流,以鮮明個性評論新熱點、新人類、新生活”是我們的辦刊宗旨。幾年來,《三聯生活周刊》經過不懈的努力得到了業界同行的充分肯定,人們認為《三聯生活周刊》的文章既有采訪深入、報道角度新穎、闡述透徹的社會和經濟生活類新聞,又有高雅、前衛、風趣的文化生活類小品,是目前國內具有影響力的綜合性新聞和文化周刊。

顯然,追求時代與生活、新聞和文化之間的平衡關係,是《三聯生活周刊》的創刊宗旨和辦刊的方針。

《三聯生活周刊》創辦伊始有自己明確的預期讀者定位,即30歲左右的、月收入千元以上(1996年)的白領男士。這是外在劃分,後來又加以變化,把讀者定位在那些渴望改變生活、有能力改變生活又不知怎麼改變生活的人。從知識程度來看,其讀者定位是城市中有文化的中青年“大眾”,既區別於普通“大眾”,又區別於熱衷於讀《讀書》、《愛樂》那樣的“小眾”。《三聯生活周刊》創刊伊始就秉承關注生活、順應時代的辦刊立場,辦刊口號定位為“一本雜誌和他倡導的生活”。它的常規欄目包括《生活圓桌》、《聲音》、《數字》、《好消息壞消息》以及《社會》、《經濟》、《網絡》、《文化》等。其中有許多讀者拿到刊物後,先看《生活圓桌》和《聲音》,因其另類和簡捷,能使人們獲得充分的閱讀享受。由於擁有獨特的新聞視角、獨特的生活態度和與國際接軌的新聞周刊樣態,《三聯生活周刊》迅速獲得了穩定的知識分子讀者群,它的訂戶占讀者人數的50%,廣告客戶也多為知名品牌,如聯想、方正、TCL電腦、奧迪汽車,惠普、佳能打印機等。執行主編朱偉在做客新浪聊天時,主持人問他:“《三聯生活周刊》是個非常溫情的媒體,您怎麼看新聞的銳度對媒體的作用呢?”朱偉這樣回答:“新聞的銳度是很重要的,新聞的銳度主要是對時代脈搏的敏感性,因為我們作為媒體,應該是一個時代變化的記錄者,我為什麼從一個文學刊物走到《三聯生活周刊》這樣的刊物,我是希望更貼近社會和時代的脈搏,因為作為文學,這個時代是轉換的,要用文學的方式來轉換。作為銳度,是對整個時代發展方向的大的把握,我倒不覺得一定要尖銳地反映一些特別尖銳的問題,它就能夠體現銳度,因為銳度可能體現在各種各樣的方麵。”

但是,朱偉表示:要將《三聯生活周刊》辦成像美國的《時代》和德國的《明鏡》那樣的周刊。目前在國內,《三聯生活周刊》也自稱為“中國第一周刊”。

可想而知,我們相信創刊詞的一句話:

曆史既不是重複,供應特殊時代的特殊需要的精神糧食,當然也不該重複。

[附]影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