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探討(2)(1 / 2)

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案例教學法的方法和步驟

做事情都要講究方法和步驟,好的方法、合適的步驟是事情進展順利並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證。案例教學課能否順利開展並取得實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掌握適宜的方法和步驟。成功的案例教學課需要教師做認真的準備、精心的設計、有效的組織,隻有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氣氛活躍有序,教學進程可調可控,教學效果令人滿意。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鮮明的理論性、政治性和時代性,是在校大學生的必修課程,是對大學生進行係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將案例教學法應用於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踐中,既要遵循案例教學法的一般規則,也要根據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殊性質和要求,對該教學方法在步驟和內容方麵提出特殊的要求。具體而言,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需要遵循以下步驟:

首先,精心選擇案例。案例是案例教學的中心,案例的質量直接決定了教學的效果。精選和設置恰當的案例,是案例教學的首要步驟和重要基礎。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相關的案例有很多,而課堂教學的學時是有限的,必須事先對案例進行精心挑選。精心挑選需要依據一定的標準來進行,一般來說,思想政治理論課所需要的案例必須滿足如下條件:其一,具有可靠的真實性。案例是理論與實際相聯係的中介,必須是客觀、真實、可信的。隻有真實的東西才有分析評論的必要,隻有真實的東西才能在引發學生思考之後取得可靠的實效。案例必須來源於人們現實的社會生活實踐之中,必須是真實、可靠的第一手材料。這就要求教師要深入社會進行調查研究,或是上網查閱大量資料,獲得真實、具體而生動的資料,對資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精心挑選和編寫案例。這樣的案例在學生討論中才能真正進入情境,發現現實中真實存在的問題,尋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其二,具有典型的說服力。社會現象林林總總,客觀現實紛繁複雜,真實可信的案例有很多,案例僅僅具有真實性顯然是不夠的,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采納的案例還要力求選取最典型、最具說服力的案例,它反映的客觀事實應該具有代表性,具有普遍意義,能夠由個別推及一般,這樣的案例才具有詳細評析的價值和廣泛的教育意義。其三,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案例教學所依靠的主體使學生,案例應是學生所關注和熟悉的,容易讓他們理解並參與討論的案例。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在教學中為之服務的案例也必須緊跟時代的發展、體現時代的特征。近期發生的案例是學生更為熟悉的,易於引發學生的興趣和關注,容易開展熱烈的討論,在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中引發學生的共鳴,及時解答學生在當下存在的困惑彷徨。

其次,充分做好課前準備。選取案例之後還需要對案例進行加工整理。客觀世界發生的事情往往是錯綜複雜的,如果把事例原原本本、不加處理地作為案例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有時反而會因為缺乏針對性而衝淡教學重點,導致課堂秩序失控,造成學生思維上的混亂。因而,對客觀事例進行整理是非常必要的。整理案例並不是對事例進行修剪、篡改或杜撰,而是將事例中與知識傳授有關的部分進一步具體化、細節化、精確化,將事例中那些無關緊要的、與知識傳授關係不大的部分省略掉,使事例的呈現突出重點、詳略得當。案例教學法注重對思維過程的研究和能力的培養,在思考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的教學目的,因而教師和學生都必須認真準備,這是案例教學能否取得預期效果的重要基礎。教師在整理案例之後,應在提前1~2周將案例分發給每位同學,要求學生積極思考並交流想法,在思考、討論的基礎上寫出書麵總結或提出問題。課前做了充分準備之後,案例教學的課堂辯論氣氛會十分熱烈,思考也會更加深入,記憶也會更加深刻。

再次,講解案例並組織討論。做好課前準備之後就進入課堂教學了,教師首先要對案例進行講解。教師用準確的語言將案例的內容表達出來,這是講解案例的基本要求。還要注意語言的生動性,將案例所包含的內容細致地再現給學生。講解時還要設問,在適當的地方設置問題,引發他們積極思考並圍繞問題展開討論。組織討論是案例教學的核心,也是案例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課堂的小組討論要調動所有成員積極參與,集中大家的智慧,分享彼此的成果,在討論中碰撞出火花。教師是案例討論階段的開啟者、引導者和評價者,在討論案例過程中要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勇敢的學生帶動害羞的學生,使他們敢於發言、勇於發言,給他們提供廣闊的舞台展現自己,把真實想法表達出來的同時獲得語言表達能力、臨場發揮能力等鍛煉;要注意掌控討論的進程,關注學生的思想傾向,善於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用溫和的態度及時糾正錯誤的思想傾向,把學生的思想引導到馬克思主義的原則和立場上來;在對案例進行充分的、全麵的、係統的、辯證的分析後,要注意對討論結果進行恰當的點評,對於討論中提出的正確結論要給予肯定,對於尚未得出正確結論的討論要及時點撥,對於討論中得出的錯誤結論要及時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