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育應該建立合理的輪崗製
尚立富:您關注農村教育近十年了,您對農村教育的發展是怎樣看待的?
丁鋼:我認為農村教育就是要為城市輸送合格的勞動力。因為如今的城鎮化發展趨勢是任何人所沒有辦法阻擋的,現在城鎮的發展已經達到獎狀在農村是一種希望的象征,外人看到獎狀,家裏人就會感覺到很自豪。這一麵年久脫落的牆,是這個孩子學習數學的演算板,而牆上的獎狀,是他努力付出的證明,一直鞭策著他,鼓勵他努力學習。
30%?40%,而且發展的速度較快。隻有城市發展起來了!農村才能發展。
我國著名經濟學家茅於軾就講過:“發達國家的農民,在美國占2%,日本占3%,而我們國家卻占50%,隻有將其控製在10%以內才能更好地發展。”
尚立富:農村教育與城市教育的差距在什麼地方
丁鋼:主要是資源配置不合理,很多資源都集中在城市裏,農村很難得到可持續發展,目前很多人到城市裏打工的目的不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讓孩子能受到良好教育。
尚立富:我們為農村教育的發展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又新增加了農村教育碩士學位,您對這個問題怎麼看?
丁鋼:我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信號,不是一個英明的決策。比如讓農村老師讀農村教育碩士就為當地服務五年,這是一個強壓政策。害怕農村教師流動,這也是農村教育失敗的地方,沒有合理的流動機製,沒有人能走出來,又怎麼有人能走進去呢?農村教育無法補充新鮮的血液,現在很多年輕的教師不願意到偏遠農村去,原因是一旦下去,就很難走出來。
尚立富:您對教師合理流動是怎樣看待的
丁鋼:隻有合理的流動才能保障我們正常的教學,否則就會出現教學水平退化的現象,隻有讓老師保持敏感的思維,學生才會受到好的教,在農村,被收留的孩子的數量在大量上升,這些孩子與老人在一起生活,他們的教育和生活情況令人憂慮,目前也沒有針對這些現象的解決措施出現。圖中的這個孩子已經有五年沒有見到自己的父母了!
育。如果老師都不去思考了,隻按照書本上的知識去教學,那麼我們的農村教育就有危險了。沒有創新的教育,哪能培養出合格的人才呢?
尚立富:那您認為應該建立怎樣的教育製度?
丁鋼:在農村應該建立合理的輪崗製,問題不在老師,而在於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他們的教育培訓,提高他們對現有資源的利用能力學會發展管理,而不是進行傳統的行政人事管理。應該設置合理的機製,三年一換,這樣能有人走進去,也有人走出來,這樣農村教育就辦活了。
每個人的青春都是有限的,不要總是講奉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為什麼一定要讓那些人在新疆戈壁灘呆一輩子,他們把自己的兒子和孫子都給搭上了,難道這是他們應該做的嗎?我們要將心比心想一下。
在貧困地區一定要有政策,這不總是錢和待遇所能解決的,我們要為那些天真的孩子著想,讓他們受到好的教育。
隻有流動,才有好的規範,才能調動所有人的積極性,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沒有理由讓別人一輩子呆在下麵。
尚立富:發展農村教育您認為最有效的是什麼?
丁鋼:交流,信息對稱。都市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而農村還是如以前那樣,絲綢之路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沒有了交流那裏的一切都成了曆史。
以前人們留學往外走是為了過好的生活,現在留學是為了鍍金,回來找到好的工作。
教育應該形成三級體製辦學
尚立富:我國二級體製辦學對教育發展的推動有多大作用?
丁鋼:20年來,我國一直是政府主導,民間參與的二級體製,這對教育發展的推動作用是比較薄弱的。這同樣也使所有的一切入學理念都是單向的,辦的往往是一些官員理想中的學校,而並不是老百姓滿意的學校。我認為這20年體製內的教育變革,一點都沒有突破升學這個體製,現在是應該實行三級辦學的時候了。
尚立富:什麼是三級辦學?
丁鋼:除了政府和民間,還應該有中介結構,讓社會力量參與到學校的建設中來。學校是服務性機構,讓接受服務的對象參與進來,學校所有的一切應該圍繞服務對象而進行,讓學生企業界管理部門個體戶、政府共同參與,保證所有的製度都是合理的,讓孩子成為最大的學益者,而不是一切都為了學校。
尚立富:我們現行的政策製定是不是在二級體製下製定的?
丁鋼:我名義上是上海市教委的顧問,是傾聽民聲的,可隻開過一次會去參與他們的討論。不是我不想去,而是人家就是不讓你去,我們所有的政策都是一些專家拍著腦門想出來的,很難符合市場和社會的需要,致使我們的教育走了很多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