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關於馬資達克(1 / 1)

從朋友那裏借來一本油印的講義,是張星烺先生1928年秋季在燕京大學教授“西北史地”時所用的,跟1977年重訂出版的《中西交通史料彙編》對照了一下,原來講義就是《史料彙編》一書的藍本,隻不過成書時,篇章次序被重新劃分過,文字也更加整飭了。

中華書局《史料彙編》的出版說明提到1930年出版的“原書內容比較龐雜,整理時刪去了一些與本題無關的資料和不必要的議論”。我在翻閱講義的過程中發現,在“摩尼教”一章的末尾有一大段議論,為中華版《史料彙編》所無。現抄在下麵:

案,綜觀所有記載,當唐時,所有西方宗教如回教、佛教、基督教、猶太教、祆教及摩尼教皆已傳入中國。惟波斯人馬資達克(Mazdak)之公妻共產教,中國書無記載。蓋必未傳入中國也。其教在波斯本土,亦遭薩珊朝及阿拔斯哈裏發之禁阻。教義雖美,然所至見阻。全世時機未至,人民程度不齊故也。康有為所謂“今方據亂之世,隻能言小康,不能言大同。言則陷天下於洪水猛獸”也。居今之世,去馬資達克立教之年,已一千四百餘年。人民進化階級,尚未能行此大同主義,況千年前乎?唐時波斯人來中國者以萬計。景教、摩尼教及祆教皆有教師,得中國君主之讚助,以布行其教。馬資達克之教,須先從民眾入手,宜乎其見擯於各國君主而不得行也。

馬資達克教,興起於公元5世紀的伊朗,有人認為它是摩尼教的分支,也有人將它視為拜火教的別派,兩種看法都有道理。馬資達克本人,是該教的中堅人物,他以維護社會正義、帶給窮人福祉為己任,團結農民、手工業者和無產者,質疑貴族階層的種種特權。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劍橋伊朗史》第三卷主編額桑·雅沙特爾(Ehsan Yarshater)講,後來馬資達克教逐漸衰落,教徒慘遭屠殺,是因為國王為拜火教教師和心懷怨憤的貴族所左右。實際上,就像張星烺先生分析的那樣,其深層原因恐怕還是馬資達克教民貴君輕、以下犯上的教義,不可能得到執政階層的諒解罷。

對馬資達克教,張先生無疑是頗為同情的,甚至“公妻公產”都認為是“教義”尚“美”。他說該教的理想太過高遠,不易實行,確是不刊之論。不過引用梁啟超轉述康有為的那句話,似乎不很得體,因為康南海其時雖稱“不能言大同”,但沒過得幾年,他就迫不及待地將《大同書》拋出了,時機之成熟就有這麼快的。

自然,在一本學術著作中,這些話是難免被看作“與本題無關的資料和不必要的議論”的。然而,張先生語重心長,或是感時而作(1927年,所謂第一次國內革命失敗),與其說它是白璧微瑕,倒不如說是靈光一閃。

(原刊於《南方周末》2003年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