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裏,您是令人尊敬的老師。在家裏,您就處在家庭關係網中,要麵對長輩、平輩、晚輩還有朋友和鄰居。要菅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家庭禮儀是必不可少的法寶。
認真閱讀本章內容吧,相信細致周到的家庭禮儀會給您帶來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成員禮儀主要指成員之間的禮儀規範,如夫妻之間的禮儀、父母子女之間的禮儀、兄弟姐妹之間的禮儀等等。
(二)家庭稱謂的禮儀
一個人的姓名稱謂其實是一種約定俗成,並得到大家公認的符號,它緊緊伴隨著家庭成員之間的人際交往。稱謂禮儀具有禮貌性和規範性。
(三)家庭儀式的禮儀
家庭活動中離不開某些儀式,如婚禮、葬禮、慶賀、饋贈等。這些儀式都有各自不同的一套行為準則與活動規範,舉辦者與參加者由於所處的地位、立場不同,其行為都應遵從或符合一定的禮儀規範和要求,如祝賀禮儀、喪葬禮儀等。
(四)家庭生活的禮儀
家庭生活禮儀所涉及的範圍很廣,是家庭生活的方方麵麵,包括家庭餐飲禮儀、就寢禮儀、居住禮儀、家庭衛生、家庭醫藥等。
三、家庭禮儀的特點
(一)以血緣關係為基礎
家庭禮儀主要體現在家庭成員之間,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是以血緣關係、感情關係為核心的。因此,在家庭禮儀的形成、
建立和運用必須從血緣關係這一基本點出發的。
(二)以感情聯絡為目的
家庭禮儀的主要職能並非以個人形象的塑造為側重點,而是通過種種習慣形成的禮節、儀式來進一步溝通感情。雖然有血緣關係,但還需要通過一定的禮儀手段來維持、強化和鞏固。
(三)以相互關心為原則
要衡量一件事或某一行為是否符合家庭禮儀要求,隻要分析一下雙方之間是否存在相互關心的成分,真誠的祝賀、耐心的勸導、熱情的幫助都是合乎家庭禮儀的要求的。
(四)要符合社會公德禮儀標準
家庭禮儀與社會禮儀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因為家庭禮儀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社會的安定與否,而社會禮儀又影響家庭禮儀的形成與發展。
不同的時代環境、不同的區域、不同的風俗,禮儀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家庭禮儀也一樣,因為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家庭活動中的許多禮儀細節也是變化發展的。但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要評判某一種家庭禮儀是否是進步的、合乎禮儀規範的,主要看它能否對社會產生好的影響。
四、良好的家庭環境
(一)家庭關係
家庭成員之間要感情融洽、關係和諧。家庭成員彼此尊重信任、關心愛護,
形成感情融洽、生活和諧協調的關係,這都是重要的家庭環境因素。家庭和睦,對孩子的教育、品德培養、體智美的發展、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生活模式
家庭要有一個合理的生活作息製度和行為常規。諸如按時起床、休息、進餐,不吃零食,注意衛生,合理分擔家務,尊老愛幼、禮貌待人、言談舉止文明,外出辦事互通情報或留條等等,這些看似小事,但養成習慣,逐步形成家規,使全家人都能有秩序地生活。
(三)文化氛圍
家庭要有良好的文化氣氛,積極健康的文化體育娛樂活動不僅可以調節家庭氣氛,使家庭充滿樂趣,而且能陶冶家庭成員的思想情操和精神情趣,提高文化修養水平。
(四)良好家風
家風是家庭生活和交往過程中,甚至時代變遷過程中,通過長者言傳身教及其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的。家風一旦形成,對每個家庭成員都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約束規範著每個人的言行,並具有繼承性和延續性,影響極為深遠。諸如形成追求理想、積極向上,團結、和睦、民主、平等,勤奮好學、勤勞節儉,愛好健美、講究衛生等良好家風。
五、家庭成員的責任
(一)父親角色的責任
父親的角色形象不僅是和母親一起管理家庭的家長,更是孩子心目中的強者、朋友、可以信賴的合作夥伴,他對孩子思想、學習、生活的成長在一定程度上起決定性的影響。父親在執行上述角色功能中,需要克服自身的不足。比如,一是不能因為工作或人際關係的原因借故施暴於孩子;二是克服傳統的大男子主義、唯我獨尊的觀念,要能細心傾聽孩子的意見,以平等態度與孩子交談各種問題。特別重要的是父親和母親一樣,必須從各方麵提高自身修養,事事處處為孩子作出榜樣。
(二)母親角色的責任
母親不僅要給孩子美好的生命,撫養孩子成人,更重要的是應懂得如何教育好孩子,把孩子培養成社會需要的人才。要懂得如何尊重孩子,並按孩子的特點把他培養成具有獨立人格的人。母親要細心觀察和悉心研究孩子各個發展階段的生理與心理的變化,因勢利導,施之以教。在孩子需要得到幫助時,無論是因疾病、學習、思想、精神、心理,都能給予無條件、無保留的關懷和鼓勵。同時,母親也是對孩子成長影響最大的人,她的思想品德乃至言行舉止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因此,要求母親自身成為子女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