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通信越來越發達,新的通信工具層出不窮。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挑戰。通信工具的改變並不能改變社會生活的禮儀規則。
怏樂地閱讀本章內容吧,讓您的學生或者朋友在電話或者電腦的另一端感受到您的溫噯。
打電話時的禮儀規範有哪些?
現代社會的通信非常發達。打電話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打電話也是個人素質的體現。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懂得一定的電話禮儀。
當你拿起電話聽筒之前,應先考慮一下自己想要說什麼。不要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給他人打電話,你可以在自己的腦海中設想一下要談的話題或寫下想說的事情。
在你的辦公桌上,應時時放有電話記錄用的紙和鉛筆。手拿話筒,一手拿筆,以便能隨時記錄。
當你拿起電話時,首先說出自己的身份以及自己所屬的組織的名稱。然後以“您好!你最近怎樣?”或者“一切都還順利嗎?”或類似的問候作為你們談話的開場白。稱呼對方的名字或者職務,以便讓對方了解到你知道其名字,縮小你們的距離感。
當你給他人打電話時,他們也許正忙於自己的某一事情。
你應當表明自己尊重他們的時間,並給他們足夠的時間作適當的調整。你可以在開始講話時向對方問一下:
“您現在接電話方便嗎?”
“您現在忙嗎?”
“您現在有時間同我談話嗎?”
“這個時候給您打電話合適嗎?”
“您能抽出點兒時間聽聽我的話嗎?”
當你接通電話時,立即向對方講明打電話的目的,然後迅速轉入所談事情的正題。職業專家們認為,個人的機智就在於你能否在三十秒內引起他人的注意。最有效率的領導幾乎從來不花費一分鍾以上的時間為任何事情進行討論。
即便你想迅速解決某一緊急的事務,也應該給對方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對你的要求作出反應。如果你拿起電話說個不停,那會使對方誤以為你正在朗讀材料呢。
當你打電話時,如果你中途與身邊的其他人說話,這是極不禮貌、也不合適的行為。如果你萬一這時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你應該向對方道歉,並講明理由,然後以最短的時間處理完這些事情,不要讓他人久等。如果你考慮到對方等候的時間可能會長,你可以向對方道歉,然後過一會兒再打過去。但在你打電話時,最好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當你在電話中與他人進行交談時,對方肯定會問你一些問題,所以你應該事先準備好如何作出回答。
萬一對方撥錯了電話或電話串了線,也要保持風度。切勿發脾氣“耍態度”。確認對方撥錯了電話,應先自報一下“家門”,然後再告之電話撥錯了。對方如果道了歉,不要忘了以“沒關係”去應對,而不要教訓人家“下次長好眼睛”、“瞧仔細些”。
如何巧妙運用打電話的禮儀技巧?
人所共知,現代社會乃是一個信息的社會。對於廣大教師而言,信息就是資源,信息就是財富,信息就是生命,所以大家不約而同地對信息重視有加。目前,多種多樣的現代化通信工具層出不窮。它們的出現,為我們獲取信息、傳遞信息、利用信息,提供了越來越多的選擇。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話的普及率越來越高,人離不開電話,每天要接、打大量的電話。看起來打電話很容易,對著話筒同對方交談,覺得和當麵交談一樣簡單,其實不然,打電話大有講究,可以說打電話也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
一、重要的第一聲
當我們打電話給某單位,若一接通,就能聽到對方親切、優美的招呼聲,心裏一定會很愉快,使雙方對話能順利展開,對該單位有了較好的印象。在電話中著重注意一下自己的行為就會給對方留下完全不同的印象。同樣說:“您好,這裏是XX學校”,但聲音清晰、悅耳、吐字清脆,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對方對其所在單位也會有好印象。如果聲音萎靡無力,平板一律,或是盛氣淩人、咄咄逼人,定會給人留下壞的印象,對其所在學校也給予了否定。因此要記住,接電話時,應有“我代表單位形象”的意識。
二、要有喜悅的心情
打電話時我們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即使對方看不見你,但是從歡快的語調中也會被你感染,給對方留下極佳的印象。由於麵部表情會影響聲音的變化,所以即使在電話中,也要抱著“對方看著我”的心態去應對。
三、清晰明朗的聲音
打電話過程中絕對不能吸煙、喝茶、吃零食,即使是懶散的姿勢對方也能夠“聽”得出來。如果你打電話的時候,彎著腰躺在椅子上,對方聽你的聲音就是懶散的,無精打采的;若坐姿端正,所發出的聲音也會親切悅耳,充滿活力。因此打電話時,即使看不見對方,也要當作對方就在眼前,盡可能注意自己的姿勢。
四、迅速準確地接聽
辦公桌上往往會有兩三部電話,聽到電話鈴聲,應準確迅速地拿起聽筒,最好在三聲之內接聽。電話鈴聲響一聲大約3秒鍾,若長時間無人接電話,或讓對方久等是很不禮貌的,對方在等待時心裏會十分急躁,你的單位會給他留下不好的印象。即便電話離自己很遠,聽到電話鈴聲後,附近沒有其他人,我們應該用最快的速度拿起聽筒,這樣的態度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這樣的習慣是每個辦公室工作人員都應該養成的。如果電話鈴響了五聲才拿起話筒,應該先向對方道歉,若電話響了許久,接起電話隻是“喂”了一聲,對方會很不滿,會給對方留下惡劣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