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銷售員小鄧到一個客戶家裏推銷按摩椅,和藹可親的老太太把他讓進門之後,便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起話來了。
最開始的時候,她從孩子說起。她告訴小鄧說:“孩子啊,看到你就讓我想起了我那兩個孩子。他們和你年齡差不多,但因為工作關係,常年在國外,一兩年也難得回來一趟,家裏就我和老伴兩個,冷冷清清的……”
然後,她甚至又說起她和老伴兩個人從相識到結婚,然後到現在的經曆。她歎著氣說:“那個時候年輕啊,身體好,又不怕吃苦,因此什麼事情都能夠做好。不像現在,天天腰酸背痛的,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這個時候,小鄧知道機會來了,於是插話說:“大媽啊,人年紀大了,就得注意身體。您的孩子又都不在身邊,就更應該注意了,身體好了一則對你的健康有益,二則可以避免讓他們傷心。我今天來呢,也就像想向您推薦一款按摩椅……”
這時候,老太太對小鄧的話產生了興趣,於是小鄧詳細介紹了按摩椅的性能和功用,並專門強調說這是廠家專門為有腰酸背痛等老年病的老年人製造的。一番介紹之後,老太太愉快地訂購了他的所推銷的商品。
上述案例中,或許是因為孤獨的原因,使得老太太在遇到小鄧時滔滔不絕地說起話來。而銷售員小鄧也是一個非常聰明的銷售員,他在老太太之前的談話中,一直都是附和著老太太,直到老太太談到一個他能夠發表與銷售有關的話題時,他才順著老太太話延續開來。整個過程,既沒有讓老太太覺得不高興,還讓老太太覺得銷售員是為自己的健康等著想。因此,順利地實現了銷售。
攻心方略
麵對講話滔滔不絕的客戶時,銷售員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1.見縫插針
不管客戶再怎麼天馬行空、滔滔不絕地講個不停,他所談論的某一話題肯定與你的銷售有關。因此,銷售員應該從中尋找機會,學會見縫插針,順著客戶的話說下來,把話題引到介紹商品、以及有關銷售的方麵。這樣,才有機會讓客戶認識你所推銷的商品。
2.判斷銷售員是否有購買意向
作為銷售人員,應該能從客戶進門和開始交談的幾句話中能大體的判斷出其是否是意向客戶。如果是意向客戶的話,應該是值得高興的,他能說總比那種沉默寡言的好對付。首先處於禮貌要選擇傾聽,傾聽他想要怎樣的商品,如果扯遠了,適當把他拉回來;從他的話中應該很容易分析出這個客戶的問題所在,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如果不是意向客戶,就沒必要聽他長篇大論了。
二十、麵對外向型的客戶不要囉嗦
一般而言,外向的人不管到哪裏都會受到人們的歡迎。而在銷售過程中,銷售員也很樂意與他們相處,因為這類人比較心直口快、活潑開朗,善於交際、待人也熱情、誠懇,與人交往很隨和、不拘小節。和他們在一起,銷售員不會感到壓抑。
而銷售麵談時,他們也會很樂意聽銷售員對商品所做的解釋,並且會積極地參與進來,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果是銷售員上門推銷產品,外向型的客戶會主動接待,甚至出門迎接,在彼此談判的過程中,也會創造出比較融洽的氣氛,有說有笑,不會讓人感到沉悶。所以,這類客戶深得銷售員的青睞。
但另一方麵,外向型的客戶是比較有主見的,他們能夠迅速地做出判斷。在購買商品時也是這樣。如果他喜歡,就會很痛快地購買,不喜歡的話就會果斷地拒絕。在拒絕時也會直截了當,不給銷售員留任何麵子。所以,麵對這樣的客戶,銷售員也應該以比較外向的方式來與之交往,說話要幹脆利落;回答問題時,要清楚準確,不要囉裏囉嗦。這樣會使彼此之間產生誌趣相投的感覺,從而拉近彼此的距離。
銷售員小蔡向某公司的張經理推銷一款辦公桌椅,約定9點到該客戶的辦公室麵談。到了約定時間,他按照地址找到了張經理的辦公室。兩個人談話的時候,不斷地有電話打進來,張經理也不回避,當著小蔡的麵接電話。小蔡結合他剛才的言行舉止,判斷張經理是一個不拘小節,性格開朗的人。
於是小蔡也不再拘謹,而是順著張經理的話題談開,並巧妙地把他引到辦公桌椅的話題上來。在張經理問及一些關於產品的問題時,小蔡總是很簡潔很清楚地給以答複,說話不拖泥帶水,給張經理留下了行事幹練、講求實效,對業務比較熟練,自信而精神飽滿的好印象。同時,張經理也把自己的想法作了說明,小蔡很快就提出了比較合理的方案。最後,張經理很痛快地訂購了小蔡的10套辦公桌椅。
可以看出,上述案例中的客戶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外向性格的人。這類人在生活中容易對外界事物產生興趣,但是卻也容易對同一個話題感到厭倦。所以銷售員不要抱住一個話題,就羅羅嗦嗦地說個沒完,而是應該摸清客戶的興趣和意願,順著他來說,引起他的關注,並巧妙地把自己推銷的產品引到談話當中,讓客戶在不知不覺之中被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