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故事之要的就是“如夫人”的身份(2 / 2)

越對父親,還是那句話:你懂什麼?

越在結婚的同時,分到了報社。報社主編,是朱副部長多年的老同學、老部下,在派係鬥爭中,多次為朱衝鋒陷陣,結下深厚的戰鬥友誼,好得不分彼此。當他慨然接收了部長的嬌妻時,已為她謀劃好一條途徑,那就是另辟一個周末生活版,讓越先去主持試刊,然後再順理成章地坐上部主任的位置。

主編是一個義氣第一、黨性第二的人。

越以部長夫人之身份、新聞記者之便利、年輕貌美之優勢,縱橫騰挪於鋼城各界,很快就如魚得水,八麵來風。丈夫的同僚,大都五十上下年紀,家裏不是黃臉婆,就是獅子吼,乍一看部長攜如此美豔的妻子出入,人人心裏猶如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滋味!意會到這一點越後來就不和朱副部長同出同進於社交場合了,而是純以記者的身份,走訪社會各界,尤其是丈夫的上司和同僚;而男人們對越,總是大開方便之門。

不到半年時間,越就主編了一本企業家訪談錄,一本政界人物訪談錄,這兩本書不僅為她掙來了名聲,而且為她贏來了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越的周末特刊部財源滾滾,人歡馬躍,報社上下,在多有微詞的同時,也不能不對這個女人刮目相看了。

諸如這個文化節,來的都是各大報大刊的記者,本來,越以這樣地方小報的身份,是根本無緣也無力躋身其間的,她卻得以在會場上出出進進,張張揚揚,一方麵是憑借自己的美色,一方麵也是憑借那兩本訪談錄所結識的政企兩界的名人和要員。會議上的人們尤其是男人們,見了她,人人都止不住眉開眼笑,而背轉身去,又都以輕視的口吻,叫她“如夫人”。

“如夫人”越,卻不管這些,依然花蝴蝶一般在文化節上飛來飛去,結識她想結識的人,采訪她想采訪的人,對一些無名之輩、無用之輩,視若不見。我發現她隻對企業家和政界人物感興趣,對文人、記者,哪怕你是來自人民日報,她也不想結交。我如果不是她同一母校的校友,有這麼一點淵源,她是不會來理睬我的,因為我看見當有人向她介紹一位全國知名的作家時,她完全沒有一般人那樣的對名人的崇拜,而是非常冷淡地略點了一下頭,就走了。

我突然覺得,這個女人很可怕。

由於越的花枝招展,引人注目,在會議的餐桌上,也就開始流傳關於她和她部長丈夫的新聞和舊聞。有人說,部長這幾天正躺在某地的某所整容院裏,割治雙眼皮,因為越說他的眼皮鬆得“像個馬卵”!這個比喻讓不少人噴飯。但也有人說不是割雙眼皮,這麼老了,割也割不出雙線來了!割它做甚?要割就割下頭那個地方,那兒才真正鬆得“像個馬卵”!

這樣的議論,自然是一幫子無聊文人,政客們坐在一起,卻是拿他們的同僚朱副部長開涮,說他為了和他年輕的“如夫人”跳舞,專門去買了一雙大紅皮鞋!也有人馬上糾正,說不是大紅,而是絳紅,穿上亮得人睜不開眼。然後就互相調侃,問:你不也弄一雙大紅皮鞋穿穿!

被問的人就做深拒狀,連說不敢不敢!

政客們在一起,一樣無聊。

三天的會議就要結束,我瞅了個空問越,你覺得嫁給朱副部長這樣的垂垂暮年的老官僚,值得嗎?越說糾正您一下,潘老師,不是朱副部長,前幾天組織部才下的文,他提前退居二線了。我說你這不是更不值得了?越卻莫測高深,光笑不回答。我實在忍不住,就又嘟囔一句:嫁嘛,也嫁個名正言順,象現在,人家“如夫人如夫人”地叫著,多難聽!

越應聲而答,說:要的就是如夫人的身份!?

這句話到現在,我也沒弄懂。

但無疑,越是一個有謀略的女人,在會議結束後的合影上,別人都是早早就規規矩矩地坐好或站好,她卻一會指揮指揮這個,一會撥弄撥弄那個,盡管招人側目,還是我行我素地忙個不停。誰也沒有注意到她什麼時候插到中間去的。等照片寄到手,我一看,越坐在一個重要人物的身邊,挽著那個大人物的胳膊,滿臉笑得如花朵般燦爛。

我聽說現在越的父親不怎麼埋怨她了,他對女兒的評價是:政治上有些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