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毅西流農場(五師五團)
子夜時分,還在網上修改我那篇關於偉大母親的詩,待放到網站時將近淩晨三點。臨睡前到郵箱看看,哦!有一封標題為“西流宣傳隊那個年代的小朋友”的郵件。很短,寫著“我姓楊”……哈哈,這個小丫頭,幾十年沒見了,還是那個小丫頭樣子——我是一猜就猜到了。相片呢?也是一眼就認出來了。真是高興啊!
不久前,在我的博客上有人留了這麼一段留言:“陳麗珍給我打來電話說:在農墾歌曲網頁視頻裏看到當年(造田組歌)我們的光輝形象。然後我進入網站找到有關你的博客。看到我們文藝宣傳隊作曲家、指揮家的風采。很是驚喜和興奮,同時看到你近期的相片仍然不減當年風韻和魅力。去年我到香港想去探望你,但很遺憾不知你的聯係地址,希望你看到我的留言。”
我馬上在博客上回複:嗬嗬,很高興看到老朋友的留言,可是不知道你是哪個呢?名也沒留下,陳麗珍我當然是認識的。你也應該是我們團的吧。可以給我一個e-mail:[email protected],告訴我你是誰,留下電話吧。
現在終於收到她的郵件了。趕忙翻出當年的日記,找她首次在我的文字中出現的那片斷。由於是剛剛幾天前才翻閱過,一找就找到了:
一九七五年七月二十八日睛
今天晚上放映前,小孩子們的學習班作了彙報演出,這樣看來還是弄出了一點成績的。這些小孩子有幾個女的形象不錯,如果著力培養,過幾年後就會有出色的,將來的前途是屬於他們的。我為能培養這些人向藝術的領域邁出了第一步感到高興。祝他們的未來是光明燦爛的。
這篇日記沒有任何一個名字(不過以後就出現了),她,就是那“幾個女的”其中的一個。
我馬上回了電郵:“我不用看照片就知道那是你。看了照片,看了你那自信與調皮的嘴唇馬上就認出你來了。不過老實說,不是仔細辨認了你的嘴唇和牙齒的話,還真不能肯定那是你呢。楊詠梅,絕對沒錯!明天我就會打電話給你,現在太晚了。”我答應明天就打電話到海口給她。網絡的傳遞和信息的發布真給現代人帶來了方便,老朋友能夠這樣的重逢,真是意外,更是無法形容的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