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藩讚西培農場(五師一團)
1968年的初冬,上山下鄉的滾滾紅塵將我裹挾到了海南島,在一個農場裏當了知青。那時我剛滿十六歲,我在初冬的寒風裏迎接了我生命的初春。
過了幾個月,春天來了,我也學會了農場活,開始在淅淅瀝瀝的春雨中漫山遍野地種著橡膠苗,在煙雨空濛中漫山遍野地栽種著生命。有一天,我將剩下的一棵樹苗帶回住地,趁著春雨正濃栽種在我住的土屋的窗前,種下之後,也就兩相淡忘了。咫尺之間,春來秋去,寒來暑往,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默默計算著青春歲月的流逝。窗前的橡膠樹也隨著節氣的悄然變換,一年年過去,不知不覺從一尺來高長得可以蔭蔽土屋了。
直到有一個夏日,我在窗前凝視著橡膠樹的婆娑身影,心裏無來由地想:是它濃濃的闊葉為我遮擋了夏日悠長的酷熱呢還是它那濃濃的綠色給我的心靈帶來清涼。
從那一天起,我覺得我的生命與窗前的橡膠樹相通了,我感覺到了內心的精神和信念開始與橡膠樹有了交流和共鳴。橡膠樹不也有生命麼?不也有著它生命的軌跡麼?不也有它的精神和信念麼?
因此,在冬天,我喜歡在窗前凝視寒風蕭瑟中佇立的橡膠樹,我麵對它的滿樹禿枝,知道它的身軀裏仍然奔騰著生命,滾動著春雷。隻要春雷咋響,生命就會蘇醒。我從禿枝上感受到了生命的沉重和希望。
因此,在春天,我喜歡伏在窗前書桌,凝視土屋瓦槽裏滴下的晶瑩雨珠,凝聽雨珠落在水窪時一聲一聲清脆的叮咚,凝視那橡膠樹一夜春風萌發的新芽,在滿樹輕盈如霧的嫩綠中,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澎湃。
因此,在夏季,我喜歡在窗前,看著橡膠樹以它墨綠厚實的闊葉,以它的身軀和力量蔭蔽著身旁的土屋,讓我在綠蔭裏享受清涼和安寧,我也從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厚重和責任。
因此,在秋日,我會看著橡膠樹的葉子由綠變黃,在秋風中,那一片片黃葉,帶著昔日的燦爛,心平氣靜地飄落在地,飄落在土屋的瓦脊,任由秋風卷起,任由秋雨將其化為來年的春泥。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有常和生命的無常。
我在土屋裏蟄居了十年,同來的近60個知青一個接一個走了,留下了我,孑然一身,和窗前的橡膠樹相伴。在橡膠樹的默默陪伴的年月,我讀懂了人生的順逆成敗,讀懂了生死榮辱,更教我懂得了應有俯視人生的博大胸懷。窗前的橡膠樹讓我在寒冬裏始終懷著一顆春天的心。
我和窗前的橡膠樹相伴了十年,最後,我輕鬆而又沉重地走了。20年後,我回去看它,它還在,仍沉靜地孤獨地盤桓在原來的地方,樹下拴著一頭小黃牛,在綠蔭下靜靜地吃著草,悠然而淡泊。我當年住過的土屋卻已倒塌了,隻橫著幾堵斷牆,斷牆上幾叢青翠茂盛的野草,野草帶著露水的朝氣和旺盛的生命力在風中輕輕搖甩。我看著眼前事物,懷念著舊日,心中仿佛生出了一絲禪意。
土屋倒了,土屋的窗戶也就沒有了,我已不能站在土屋的窗前去凝視當年植下的橡膠樹,去感受昔日的情懷。土屋倒塌了,窗戶沒有了,但橡膠樹還在,沒了窗戶,我卻有了更廣闊的視野。